集团门户     中 -文   |   English
快速导航
华峰新闻

在这里,我们真实传递华峰发生的每件事情;
在这里,你们及时分享华峰发展的点滴故事。

尤飞宇代表:建议深化产业赋能,推进数字化协同应用 ,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刊记者  一舟

111日召开的浙江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省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长尤飞宇今年在给省两会的建议中,也再次提出:深化产业赋能,推进数字化协同应用,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实,这已是尤飞宇第三次把有关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建议案带上省两会了。他每年建议案关注的主题一脉相承,但内容侧重不同,都是为了推进“互联网+”实施落地和促进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尤飞宇指出,近年来,互联网、数字化正在由消费端向产业端渗透,不仅为产业端深度连接、高效协同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实体经济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量。

尤飞宇用一组数据举例到,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现示,2019111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8%,远高于同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新产品产值率为37.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尤其是随着浙江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升级及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长6.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

尤飞宇说,从这组数据看到,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的潮流,以数字化推动产业深度协同,将对传统制造业大省的浙江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更将成为浙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及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虽然,当前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已逐步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共识,浙江更是通过“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的率先布局,取得了先发优势,但尤飞宇认为,在深化产业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度协同落地应用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浙江还有很大的空间与潜力。

为此,尤飞宇提出了自己的系统化思考与解决方案建议。

破除产业“低小散弱”问题,完善产业赋能服务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浙江省现拥有超过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7万个体工商户、200多万家民营企业,但产业低、小、散、弱的特征明显。”尤飞宇说:“为进一步升级产业竞争力,挖掘我省数字经济潜力,完善产业赋能服务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如何有效解决产业结构的低、小、散、弱问题?如何盘活现有产业、提升内在动能及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尤飞宇开出了三贴“药方”。

“针对‘低’的问题。”尤飞宇建议,重点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布局,建立协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产学研需”的方式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在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产业研发及制造模式变革和升级。

 “针对‘散’的问题。”尤飞宇建议,打造“数字化产业地图”,以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产业信息化决策支撑平台,为政府及行业机构开展招商引资、产业管理以及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同时为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集群创新提供服务指南;

“针对‘小’和‘弱’的问题。”尤飞宇建议,构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双创”生态系统,转变中小企业“做不了、不想做”的思维,突破中小企业由规模小、实力弱而产生的瓶颈。

蓄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数字与产业深度融合是重要举措

“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是蓄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主要突破点。”尤飞宇说,当前消费端商业模式的创新正在倒逼产业端协同,浙江省作为新商业模式落地的先行者、探路者,同时也是互联网、数字化技术领先的聚集区,应当发挥多元优势,促进产业的深度高效协同。

为此,尤飞宇提出了两点建议措施,一是对典型产业链深度布局数字化,选择具有一定复杂度的传统产业链,由政府或龙头企业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在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等环节推进产业上下游的数据沉淀,形成产业数字化协同基础;二是开展产业深度协同研究与落地应用,针对供应链全流程的不同环节、不同要素,由政府+行业+企业共同研究、试点深度高效协同模式,以产业链的单环节为突破,带动全产业链的数字化高效协同。

此外,尤飞宇还指出,对于单一产业链数字化高效协同模式的落地,可以把它作为其他产业的创新升级标杆并推广应用。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优化“补短促长”策略是关键中的关键

尤飞宇认为,优化‘补短促长’策略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发展的关键。

他特别指出,促进产业整体提升,一方面是要结合产业数字化地图及推进高效协同的落地应用,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挖掘和研究产业短板,并制定相应对策。

基于此,尤飞宇建议,第一要深化产业动态监测,结合宏观营商环境及产业数字化支撑,研究和梳理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分解产业链,对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进行综合创新,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第二要围绕现有产业链及其发展愿景的缺失环节,策划开展“补链”和“延链”项目,通过内生研发、政府招商、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途径补齐产业链环节,同时健全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包括金融、IT、知识产权以及综合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


已阅读完毕,可选择 返 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