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乡贤”的内涵及实践探讨

作者:林建一

瑞安自古以来是乡贤云集、群英荟萃。“尚贤、尊贤、敬贤、学贤”的浓厚氛围,助推瑞安这座千年古城,文化根深叶茂、人才连绵不绝、经济长盛不衰、社会繁荣安定。

世界再大,这里是家;走得再远,总有牵挂。近些年来,瑞安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和发挥乡贤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以乡贤文化为底色,促进产业兴旺,引领乡风文明,推动村居发展,绘就了共同富裕新画卷,为瑞安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提供了内生动力。

其实,近年来,“新乡贤”作为全国许多地区发展的创新措施,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类研究报告、新闻报道中。例如瑞安以“汇贤三网络、礼贤三依托、用贤三价值”打造乡贤礼遇体系,引导新乡贤在产业、文化、治理、生态、公益等领域作出贡献,又如通过立体化服务机制打造、关怀联谊网络构建、系统性礼遇载体创新、信息化服务线上贯通等措施,为“新乡贤”实践树立了创新样板;特别是世界瑞安人大会自2016年成功举办首届大会以来,有力凝聚乡情、乡亲、乡贤力量,助推瑞安内外融通发展,成为海内外瑞安人心归故里、联络联谊、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以瑞安为例,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乡贤热”。私以为,一方面是由我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的阶段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瑞安“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的文化传承,再一方面则体现了瑞安人“反哺桑梓、泽被乡里”的价值需求以及崇义尚贤的文化传统。纵观瑞安乡贤史,历代贤达为家乡崇德向善、垂范乡里。近代新教育的开创者之一,晚清玉海著名乡贤孙诒让先生,坚辞清廷的多次征召,专以在温处两地十六县办学校、开风气为己任,毕生创办学校309所;1896年,在瑞安创建“算学书院”,传授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次年力赞项崧等人创办瑞安方言馆,讲授国文、英文及外国史、地理等。同时与友人在温州创办蚕学馆,教授中外种桑养蚕之学。1901年,将学计,方言两馆合并,更名为瑞安县普通学堂即现在的瑞安中学,1902年创办处州崇正学堂,1908年建成温州师范学堂,为温州、丽水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树立了先锋旗帜,是近代乡贤史中的楷模代表。

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是许多瑞安“游子”价值追求的内在情怀,认为家乡共同体是一个声誉和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走出去的精英人才及企业很少返乡,由此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减速,使得家乡发展缺少内驱动力。而许多成长于本土、发展于他乡的乡贤,感受到政府的倾情召唤,携带建设家乡、谋利乡亲的强烈愿望,促成企业回归、人才回流、智慧回报,为家乡建设拓展新思路、开创新局面,推进家乡城镇化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正是基于此,瑞安著名乡贤尤小平先生在为本土经济建设作突出贡献的同时,还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众多的慈善活动中,2007年出资一千万元在瑞安设立了诚志助学基金,帮助二千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紧接着近年又捐款五亿元,建一所公办的瑞安中学华峰校区,在为家乡提供良好教学环境、增添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使孙诒让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历史功绩在当代得到延续、传承和弘扬。

何谓“乡贤”?“乡贤”之“乡”表示其地域文化特征,意味着对家乡所具有的认同感、归属感、情感上的羁绊和牵连,同时也意味着其德行和才能获得了本土居民的普遍认同。

而“乡贤”之“贤”则由“贤德”和“贤能”两个方面构成,是乡贤们高威望、好口碑的来源:首先,“乡贤”是“以德为先”的,往往能够按照伦理规范立身处世,并善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为本土乡民所崇尚的道德权威;同时,“乡贤”具有知识、资财等对各类资源的支配能力,能够在某一领域做出比较成功或令人信服的业绩,维系、引领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固和发展。

“乡贤”一词虽由来已久,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也具有了“新”的含义和特征:

(一)人员范围更加广泛。在过去,乡贤主要是指那些出生在当地并且长期居住在当地的精英人才,因为过去乡贤的威望正是基于这种同宗同族的血脉关联,以及日积月累的对当地公共生活的参与。而在当下,由于各地区发展日趋紧密,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使得“乡贤”突破了原有的含义,更加强调对家乡强烈的情感纽带。在此条件下,例如出生于当地但长期在外工作或经商的“外出乡贤”,和来自外地但长期工作生活在当地的“外来乡贤”,也应归入“新乡贤”之列。

(二)才能见识更加广阔。正是由于乡贤的含义突破了本土的范围,“新乡贤”不再局限于对于当地情况的熟悉掌握,而是具有更新的知识和更广的眼界,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经验知识服务于家乡建设,在各个领域通过自身的人脉和资源将乡民凝聚在一起,带动当地居民一起发展。不仅包括提供工作岗位、带动经济发展,还能够传递现代知识,为家乡发展开拓局面,使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成为连接本土与外界、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三)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新乡贤更加崇尚“义利并举”“道义与利益合一”的价值理念。在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方面给普通乡民以示范效应的同时,新乡贤群体往往热衷于故乡的公益事业,通过发起并主持实实在在的公益事业活动,极大地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整合乡民中存在的纷繁复杂的利益,从而发展出一套适应乡村社会的共享价值规范体系。

因此,新乡贤能够凝聚乡邻,在当地公共生活(包括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公共事业等)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新乡贤能够以自己的经验学识技能特长、道德力量、文化涵养,参与乡村治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激活乡村治理新动力,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基于上述对“乡贤”的界定以及对“新”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就如何持续推动新乡贤长期助力家乡发展略窥一二。

(一)拓宽乡贤的地域属性,强化乡贤的情感关联。广泛吸纳“外出乡贤”和“外来乡贤”进入新乡贤群体成为新乡贤组织的新生力量,他们一般都具备较广的眼界和较高的知识技能,能够进一步扩充本土的发展格局。通过搭建新乡贤联络平台,如“同乡会”“团拜会”“招商大使”“引智大使”等各种仪式性活动,提高他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新乡贤对家乡的情感联系。同时建立健全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机制,切实解决好他们在当地的居住、医疗等基本生活问题。

(二)提升乡贤身份的分量,推动乡贤引领风尚。在扩充新乡贤群体的同时,要注意严格新乡贤评选标准,筛选一批真正具备有德行、有才学、有贡献、口碑好、威望高的各界人士,且要把有贡献(能量化、有标准)作为前置条件,使新乡贤组织更有份量,更有社会认可度。搭建新乡贤引领和培育乡风文明平台,对返乡新乡贤实行荣誉聘任、宣传报道,增强社会对他们存在的认可;对于新乡贤的工作及贡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表彰、奖励及授予“最美乡贤”荣誉;对新乡贤在外帮助家乡开展招商引资、开拓市场、扩大经贸合作,或与家乡政府部门合作共建代理招商网点的,要根据所作贡献给予相应奖励,并在各类媒体上广泛宣传其事迹,切实提高其社会政治地位。例如瑞安市依托各新乡贤联谊会、新乡贤参事会,持续运营各具特色的新乡贤馆及海内外“乡贤驿站”,设立各类新乡贤廊、新乡贤榜等文化阵地,联合融媒体打造《家有新乡贤》《群贤助富》等栏目,让当地居民能够详细了解乡贤对家乡建设的贡献。

 ()加强平台支持,引导乡贤在家乡发挥作用。乡贤作为本地或在外经商致富、发展产业的杰出代表,在资源、理念、技术、视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发挥这种优势,要让乡贤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更方便地服务家乡。为此,一是应当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络渠道,通过线上联系、线下走访等方式定期向新乡贤提供信息,可借鉴瑞安“统筹培训+专题交流+实地考察”的机制,开展定期培训与常态学习,让新乡贤及时了解、掌握家乡动态。二是可鼓励海内外新乡贤回乡参加乡贤理事会,指导支持回归新乡贤发起成立或积极参与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将乡情、乡愁传播得更远。三是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广开言路,汇集政策、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诸多要素,为新乡贤事业提供平台支持,促进新乡贤以不同方式实现资金、技术、企业、人才回流,为共同建设家乡提供有效资源,同时拓宽回归新乡贤政治参与渠道,每年收集和听取一批新乡贤和新乡贤“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并及时作好答复和合理建议落实工作。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