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华峰
——百名优秀员工访谈录(第三十四季)
企业以“情”动人,员工以“忠”为报。工作在华峰,生活在华峰。华峰,就是员工的第二个“家”。
公司领导的亲切和关怀,同事之间的关心和关爱,都使这个“家”充满了无比的温暖。在这里,员工们感受最多的,不是疏远,而是亲情。
华峰,给了我们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在这里,我们尽情地挥舞着青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这里,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在这里,没有灰心和失望,只有成功和奋进。在这里,我们因此而成长。
如果说,我们的家给了我们美好的生命和快乐的童年,而华峰则给了我们阳光般的温馨和精彩的人生。
为此,本刊推出特约记者、通讯员对各公司优秀员工的微访谈,以分享他们对这个“家”浓烈的爱。
华峰助我砥砺不断前行
六年前,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踏入了华峰这个大家庭,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加入重庆化工硝酸装置。全新的行业、陌生的岗位,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初入装置,复杂的工艺流程、先进的设备管线,让我感到应接不暇,确实隔行如隔山。但是这并没有让我退缩,心中反而充满了求知欲和进取的决心。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掌握了工作技能。六年里,时间褪去了我身上的青涩和懵懂,却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充满成就感。
在这六年时间里,我时刻遵守公司十大禁令和各种规章制度,我深知,禁令不是束缚,而是对我们的保护。遵守禁令,就是在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严格自己,保护他人,正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安全的敬畏。
现如今,装置对于我来说已,不再是冰冷的机械和设备,它如同一位默默陪伴的老友,见证着我每一次的成长与进步。每一个按钮、每一根管道、每一个仪表,都像是它独特的语言,与我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当它出现故障或异常时,设备会以异常的声音、温度或震动来“呼救”,当它运行正常,工艺稳定时,我的心中也涌现出难以言喻的愉悦与欣慰。
展望下一个六年,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言片语道不尽对装置的感情。我将继续与公司一同前行,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王警锋)
华峰使我坚持退伍不褪色
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从褪下军装到换上工装,我正式成为了华峰集团的一员。2012年,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退伍之后,我选择加入华峰,从此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初入华峰,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公司已历经风雨二十载,而我却是在它成熟之时才得以分享其丰硕成果。那时候的我对公司的历史知之甚少,但如今,回首过去,发现我和华峰的故事早已悄然展开。
还记得第一次面试时的情景,带着紧张与不安,主管的亲切让我放松下来,并给了我机会成为华峰大家庭的一员。那时的我,从理论知识的纸上谈兵转变为实际工作的上班族,遭遇了思维断电、倒班艰辛和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然而,在班组里师傅们的耐心指导和支持下,我逐渐适应并成长起来。他们不仅帮助我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教会了我宝贵的经验:亲自实践远胜于旁观,成功需要时间和耐心,有计划地分阶段前进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不锈之光,处处闪耀。在企业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如同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共同支撑着整个团队的发展。这里汇聚了一群敬业的专业人才,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确保企业像精密运转的列车一样稳定快速前行。
这些年来,我在华峰经历的一切都是无价的记忆。未来,我愿与同事们携手共进,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迎接更加灿烂的下一个十年!(蔡建余)
华峰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
岁月如梭,三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我在华峰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成长的印记。这段旅程,不仅记录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更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初入华峰,我如同一只迷茫的小鹿,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在紧张与激动中,我开始了职业生涯。那时的我,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在班长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第二年,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临危受命,我接手了一个微课制作的任务。虽然对这个领域并不熟悉,但我并没有退缩。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不断摸索、学习,最终成功获得了集团的银奖。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更让我赢得了班长的信任和尊重。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团队的讨论和决策中,我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进入第三年,我已经完全融入了华峰这个大家庭。我意外地参加了集团的辩论赛,虽然并不是团队中最优秀的,但我却是最努力的。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团队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个结果让我深感满足,也让我更加坚信: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对自己能力的提升肯定有好处。
回顾这三年的历程,我深感华峰对我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克服困难。我感谢华峰给予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我得以在这里蜕变成长。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在华峰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陈鹏程)
华峰使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华峰大家庭中度过了两年的光阴。回忆起刚入职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重庆华峰锦纶公司尚在建设之中,我和一群同样怀揣梦想的新同事一同前往瑞安总部进行培训。从涪陵到瑞安,超过1000公里的距离,并未让我感到丝毫的孤独或害怕,相反,公司的细心安排和领导的热情接待,让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无论是交通、住宿还是生活上的点滴细节,公司都考虑周全,使我们能够安心学习。
在总部的日子里,我们接受了严格的三级安全培训,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员工安全健康的高度重视,更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进入岗位后,我的传帮带师傅耐心指导,手把手传授技能,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不断总结经验,帮助我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最终顺利转正。班组内的和谐氛围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团队建设活动让紧张的工作之余充满乐趣。
随着重庆装置建设完成,我们结束了在总部的学习,投身于新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初期虽面临诸多不便和挑战,但我们迎难而上,迅速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时间流逝,生产逐渐步入正轨,我们也从青涩的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
这两年里,我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与成就感,更感谢华峰提供的成长平台,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也见证了我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与华峰共同迎接更多的辉煌时刻,一起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瞿崇娟)
华峰让我认识到安全与团队的重要
在重庆化工制氢装置当外操的这段时间,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复杂的化工设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在团队中发光发热。
化工生产,是一个精细而严谨的过程。每一次的外操,都是对知识、技能和责任心的全面考验。我开始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安全,是化工生产的重中之重。在班组里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安全第一”的真正含义。每一次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每一次仔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我都如同在对自己负责。这种责任感,让我在工作中变得更加细心和谨慎。我知道,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团队合作,是化工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岗位的同事沟通协作。我们像一支精密的乐队,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共同奏响安全生产的和谐乐章。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可以无限放大。在团队中,我学会了互相支持,共同面对挑战。
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样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在装置的每一天,我都在学习熟练技术、流程。这种不断的学习和适应,让我意识到,无论在哪个行业,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制氢外操的岁月里,这些宝贵的经验,已经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将继续指引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能勇往直前。(郑力川)
华峰让我明白坚守初心的意义
作为一名聚合白班操作工,我的职责或许看似平凡,但在我心中,它承载着非凡的意义。每天踏入工厂的那一刻起,我便肩负起了确保设备正常运作、维护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使命。
清晨,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这些简单的动作标志着新一天工作的开始。我的任务是定时检查设备状态,记录各项数据,并迅速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尽管工作具有重复性,但我深知严格的操作规程与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公司的声誉,更直接影响着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氨纶丝作为公司主打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从服装到工业用品等多个领域。我们所生产的每一根氨纶丝都是连接公司与市场的桥梁,而聚合环节则是确保其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我运用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每一根氨纶丝的质量把关,力求达到最高标准,从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份工作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热爱和追求。我对化学的热情以及对生产工艺的执着驱使我不断前进。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设备故障还是高强度的压力,我都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快速做出反应并解决问题。在坚守岗位的同时,我也时刻不忘自己的初心:通过不懈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