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文化法则决定数字化转型成败

作者/周文艺  来源于《企业文化

导读:

德鲁克曾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有调研报告指出,数字化转型的有一部分障碍来自于企业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核心所在。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涉及战略、组织和文化的系统工程,唯有打造数字时代的企业文化,塑造以下八种文化价值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永远追求极致

数字时代的关键词是“用户体验”。企业要有追求极致的精神,不断升级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方可俘获市场。在追求极致方面,扎克伯格的专注和挑剔在Facebook里面人尽皆知。

Facebook并不是第一家做社交的公司,但“给用户最极致的体验”这一思想让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Facebook总部的门牌背面,扎克伯格保留了Sun Microsystems logo,因为这里曾是Sun的地盘。作为曾经的财富500强,由于既没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对竞争力产品的打造,又错失一系列转型机会,导致Sun2010年被甲骨文以仅74亿美元收购,扎克伯格是在告诫员工:“每个公司都会消失,但 Facebook 要做的就是追求极致,让这一天晚一点到来。”

2.敢于透明公开

透明公开、信息共享是建立组织信任的最佳途径。

企业向员工分享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将更多信任的信号同时传递给了员工。信息公开可以帮助员工从更高的角度、正确看待组织内的各种资源、目标之间的关系,增强组织内决策的执行力度,降低资源浪费。

在数字时代,各种技术和工具在为组织内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击穿了组织的权力关系结构,弱化了企业内的层级关系,强化透明、公开的文化氛围。

比如在字节跳动,所有的OKR都是公开的,包括CEO张一鸣。在每两个月的内部沟通会上,张一鸣会公开讲自己的OKR进度,对没做好的地方从不遮掩;数字化的工具和一把手的带头作用,强化了其文化价值观中的“坦诚清晰”、“不要包装结果,不投leader所好"的文化。

3.管理平等民主

权利距离指数(PDI)是荷兰心理学家吉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概念。

PDI高的企业中,成员等级观念强烈,基层员工是轻易不敢跟领导对话和沟通的,更不要说提出反对意见。

PDI低的企业则相反,基层员工可以与领导都能够平等对话沟通,那么即使面临市场动荡、决策失误,领导也能够同基层员工一起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催生了平等民主的文化。一方面,90后、95后的新生代员工正在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代,与生俱来便伴随着“渴望被尊重、要求平等”的思维,他们更重视价值本身,很难接受很不人性的管理。

数字时代强调“用户第一、以用户为中心”,从根本上也是“重视用户需求”的体现,无论是组织上的扁平化、决策上的去中心化都是为了快速的响应客户需求。

4.大胆鼓励试错

创新是试错的过程,绝大部分创新都会失败。高科技可以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创新和研发,然而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巨大的研发投入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带来对等的回报,因为研发以创新为主,本身就包含了尝试、未知、冒险、失败、试错。

鼓励失败是在向未来学习而不是向经验学习。U型理论认为我们的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过去的学习,即向经验学习;另一种是向“未来”学习。创新路上最大阻碍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得不到支持和包容。因此,鼓励创新必然意味着容忍失败,甚至鼓励失败。

在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方面,亚马逊是最佳代表。贝佐斯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产品,才有了亚马逊成功的机会。如果不是他敢于尝试和创新,就不会有KindleFirePrimeEchoAlexa和云计算的成功。

5.主动自我颠覆

数字时代,唯“变”不变,敢于自我颠覆方可生存。在工业时代,整个市场大环境趋于平稳、确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驱动力是规模和范围,同一种经验方法可能让企业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

而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生态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盛行,不仅加速了企业崛起的速度,也同样加速了企业灭亡的速度,企业若不审时度势的自我颠覆,则注定将被时代颠覆。

不要自以为是,而要自以为非,这是海尔张瑞敏的文化哲学。所谓“过去成功的经验,会成为你将来失败的原因”,企业要时刻警惕外部环境的复杂变换,以一种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态度去应对。

6.承担社会责任

科技向善。数字时代来了,互联网企业一直在法律、利益、隐私的灰色地带中野蛮生长,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追求利润之上的使命,关注科技两面性,企业才可能基业长青。数字时代的企业需要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数字时代的企业科技伦理,需要实现从“技术无罪”到“技术向善”的自我升级。

承担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全球灾难,扶贫济弱,强调“达则兼济天下”,当企业家把自己看成社会生态的一部分,其对社会责任的投资就是公司强大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只有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行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广泛而持久的支持。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