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之道

 /本刊编辑部

今年浙江省“两会”,把“加快建设‘单项冠军之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截至去年底,浙江已累计夺得102 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 ”,夺冠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浙江省凭借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在全国制造业各“细分赛场”上摘得金牌榜第一后,仍继续聚焦“单项冠军”培育,是意在加强先进制造业重塑?还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抑或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及探索单项冠军企业的成长成功之道,为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寻求智慧解决方案?

每个企业的成长成功轨迹,既是独一无二的,又是相融相通的。在全球产业链重构、重塑的当下,我们应当如何铺筑“夺冠”之路,从《夺冠》电影的情节及华峰集团勇夺六个“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实践,我们似乎找到了“夺冠”之道。

不难发现,创新驱动和标准引领,已成为单项冠军企业立足并开拓市场的不二法宝。?

“在科技强企的赛道上竞逐,必须敢于科技创新投入、舍得投入、善于投入。”华峰集团董事长尤飞宇说,通过创新人才的集聚,机制的激发,标准专利的制修订,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破“卡脖子”难关,培育一批“杀手锏”技术和创新产品,促使企业真正从市场冠军走向创新冠军。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华峰集团聚焦产业前沿,累计投入超48亿元用于科技研发,攻克了18项“卡脖子”技术,40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增国家授权专利231项,发布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78件。

单项冠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除了理性、科学的力量,另一个硬核力量来自于深耕主业。冠军企业往往强调专精,通过专业化发展塑造企业的专长,以专长赢得市场。可以说,聚焦主业、深耕细作也是华峰集团“夺冠”的“密码”。

30年主业坚守,30年卓越创新,在“国际一流、争做第一”的目标引领下,华峰在新材料行业各细分领域,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技术上从“跟跑”到“领跑”,市场上从“配角”到“主角”,规模上从“小舢板”到“大航船”,执着坚韧,久久为功,构筑成产业、专利“护城河”,搭建了“聚氨酯制品材料王国”。

想当冠军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持久当冠军的企业,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

如今,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华峰,仍然保持前行的姿态,谋新谋变、求实求进,紧盯“1115”目标,坚持“两个不动摇”,围绕“三个业态”,构建“四个平台”,打造“五大基地”,从一个抛物线的顶点,走向另一个抛物线的顶点,让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毋庸置疑,“一门六状元”的华峰,绝不满足于眼前的冠军数量,更不会满足于冠军“金名片”带来的荣耀。在奋进“十四五”的新征程中,华峰将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