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华峰重庆氨纶三期项目全面投产

本刊记者 白艳  通讯员  韩皓源  冉琴  喻菁  刘红玲

429日,华峰重庆氨纶三期项目完成开车。

重庆氨纶三期项目在总结公司前期项目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创新,不断优化工艺设计,全部采用多头纺、高速纺技术,能耗进一步降低。

三期项目自动化程度作为项目建设重要亮点,首次打通自动落筒、AGV自动搬运、自动包装、自动分拣入库出库的产业流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一体化管控。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差别化氨纶从原料投入到包装出库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员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两化融合”理念真正落地并得到充分实施,高度的自动化在行业内首屈一指。

三期项目的投产确保了公司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再次刷新了华峰速度,对公司再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抢占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期项目的建设,重庆氨纶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和工程技术难点,开启建设“加速度”,全力夺回疫情影响耽搁的工期,确保战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在这场演绎“华峰速度”的战斗中,背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你我。

 

 故事一:

 “外管廊我是每根都爬遍了”,“这几套设备是我挨着一个一个调试的,计量的”,“罐区所有管道,车间管道哪一根我不知道。”这些话在工作问题争论的时候时常会听到,这是干过工程的同事最骄傲的谈资。为保证3400大罐的工艺精准,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技术员更是亲自攀上车间钢平台,拆下罐体视镜用卷尺丈量螺带与螺带之间的间距。因为罐体顶部呈弧形,距离螺带较远,所以只能双腿跪在满是焊渣的钢平台侧身贴着罐顶,一只手持着钢尺通过视镜口深入罐内;另一人则通过旁边的视镜透过电筒的光遥望罐内刻在钢尺上的数字。锱铢必较的态度是工程人员在工程作业中慢慢养成的,因为每一个细微的改动,每一克物料的计量,都会影响后期开车的生产,所以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无论针对何种细节,都必须严谨对待。

 

故事二:

走进华峰重庆氨纶分级包装H车间现场,你会发现一排排整齐的带有“中国航天”字样的设备,这就是目前全世界氨纶行业最大的生产包装H车间。

华峰重庆氨纶与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合作的全球最大的自动落筒、AGV自动转运,自动装箱系统设备已全部到位。据悉,此套系统由自动落筒经预检后通过AGV自动转运、自动装箱、自动仓储,实现从氨纶卷绕间至立体仓库的全部自动化,这在氨纶行业内属为首创。按正常调试速度,整个系统调试时间至少要1年,而华峰的项目现场,调试人员都是24小时轮班工作,从31日开始,已经连续奋战60多天,在此作为一名华峰人应该向奋战在调试现场的航天人道一声:谢谢。

 

故事三:

在包装车间都是女员工,每天除了工作,回家以后还要照顾家庭,辛苦可想而知。我们包装H车间班长屈海燕,自201910月份,H开车以来至今,半年时间只休息过7天,每天早上8点到岗,晚上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才回家,说起她,我们分级员无一不佩服她的工作精神。还有丙班分级员杨和廖自三期自动化包装系统调试期间以来,每天积极配合自动化小组,预检丝饼,清丝,抽检,做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3月底,因自动化系统出错,导致自动化设备装箱7天的产品全部出库翻箱,她们两人带头每天与加班人员一起,开箱检查每一件产品的准确性和合格性,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流入客户手中。我们的岗位虽平凡,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故事四:   

回首将近半年的调试工作,身边的每个同事都感慨万千,这十套生产线上的每一条管线,每一颗螺丝,每一个法兰,都凝聚着聚合、机电,包括参与调试的所有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无数个深夜的加班,无数通确认、再确认的叮喃,都是为了保障现如今生产的稳定 。

“流量是否稳定,功率变化是否正常,开车后取样NCO合格吗?”主管的每一个问询,都包含着对生产顺利的期待。

调试已经结束了,现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就要从以前的调试,到保障我们今后的生产稳定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大家要继续努力,保持曾经的态度。耳边萦绕着这些话语,内心触动颇深。现在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其实才刚刚开始,调试工作的结束,意味着稳定生产的开始。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