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华峰

——百名优秀员工访谈录(第十三季)

企业以“情”动人,员工以“忠”为报。工作在华峰,生活在华峰。华峰,就是员工的第二个“家”。

公司领导的亲切和关怀,同事之间的关心和关爱,都使这个“家”充满了无比的温暖。在这里,员工们感受最多的,不是疏远,而是亲情。

华峰,给了我们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在这里,我们尽情地挥舞着青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这里,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在这里,没有灰心和失望,只有成功和奋进。在这里,我们因此而成长。

如果说,我们的家给了我们美好的生命和快乐的童年,而华峰则给了我们阳光般的温馨和精彩的人生。

为此,本刊推出特约记者、通讯员对各公司优秀员工的微访谈,以分享他们对这个“家”浓烈的爱。 

华峰让我从“菜鸟”成长为“大鹏”

冯学富是华峰新材料公司设备动力部的一名维修电工,在华峰的8年间,他依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初来乍到的“菜鸟”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大鹏”。谈及对公司的感受时,他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多天都在公司度过,华峰这个大家庭就是我第二个家,在这里我得到了关爱、温暖和成长。

可以说,冯学富的成长轨迹很好地阐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天道酬勤。每年集团、瑞安市工会举行的技能比武,电工组成绩基本上包揽前三,甚至包揽前五,而冯学富也是多次获得第一名的佳绩,2014年更是获评“瑞安市职业技术带头人”、“瑞安市技能能手”称号。除此之外,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更是常有的事。

在同事的眼里,冯学富是一个务实勤奋、谦虚好学的人,虽然已经拿了很多荣誉,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一次,针对公司锅炉房导热油循环泵星三角电路控制启动阻力大、电流大、能耗高的问题,经过思考摸索,冯学富提出安装变频器控制柜取代原先的星三角控制电路配电柜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支持,改进后,控制柜启动速度可以由慢到快逐渐加速,有效减少泵体机械部件磨损,并减少启动时的电流,保护电路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此外,运行时还可以实现变频调速,减少电能消耗,有效达到公司节能减排、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维修电工,一份平凡的工作,冯学富,一名平凡的员工,但是,当两者一结合,辅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将产生不平凡的化合作用。冯学富将“成功从优秀员工做起”视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用一颗感恩的心,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华峰的奋斗之歌。(刘伟)

 

华峰让我成为一个真正“工匠”

他,名叫张国伟,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华峰员工。2006年进公司,至今已有10个年头。从进公司后的第一份工作——打包工开始,张国伟就表现出了认真负责、做事效率好,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品质。2007年来到了纺丝这个大家庭,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乐于助人,很快就成为了班组的一名骨干。

在日常工作中,他总能主动协助其他同事工作,并且能协调好班组内部的事务。以致于“有解决不了的事找张国伟”现在已经成了其所在班组员工的口头禅,他也因此得到一个“百事通”的绰号。

虽然已经是一位技能熟练的老员工,但张国伟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一直积极上进,精益求精。在公司每次组织的纺丝24头的技能比武中,他总能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岗位能手”的称号,并且多次刷新个人记录。在带领新人方面,他也不遗余力,凡是他带过的新员工,都能很快在操作和岗位安全方面熟练,并且迅速成长起来。张国伟认为,能够为公司培养了优秀人才,这是让他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

这些年,公司一直在倡导寻找华峰工匠,而张国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谈及工匠,张国伟摆摆手,略带难为情地说:“我不太懂什么事工匠,我只是一直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实,生活在华峰,10年的时间,他始终以公司利益为中心,一直保持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动着身边的人,感动着身边的人,这不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吗?(魏尧科)

 

华峰的相伴是我最踏实的爱

他年逾40,是车间鲜有的大叔,说话总改不了浓浓的乡音,他说学不来普通话,说着别扭。来华峰已有4年,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年终总结上他说“不管大小机械设备,哪怕一颗螺丝钉松了也不行”,就这么一句话深深地感染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他就是机电G操作工——汤德军。

汤德军2013年加入华峰氨纶E工厂,由于设备差异,他之前的经验几乎化为泡影。为了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汤德军放空自己,埋头苦干、不断提高电气仪表维保能力,学习期间,他活学活用,着手改良了罗拉拆卸困难、U型灯换装不方便等问题。工作中的他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合理化建议,因此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远方待久了总会想家,为了离家近,汤德军选择调往氨纶重庆公司,成为FG两期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在2015-2017年间公司组织开展的“三创”比武中,他屡获殊荣,今年更是斩获《安川变频器的接线与调试》项目的冠军。“汤德军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根顶梁柱,和他一起共事你就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勤奋和认真,尽管在别人看来他的行为很‘傻’,但他依旧恪守自己的这一工作态度。”同事这样评价他。

年轻人读不懂他眼里的坚持和不屈,看不懂他傻傻的努力,而稍年长的人就明白,有一种爱是兼顾家庭和事业的砥砺前行,他的爱,妻儿能懂,他的“傻”,华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常说:“相伴华峰使不惑之年的我感受到了最踏实的爱”。(陈星辰)

 

华峰让我持守了爱岗敬业的初心

“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说朴实点就是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选择了华峰,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自己的选择。”当被问及在华峰工作生活的体会时,重庆氨纶纺丝F2的陈凡常常会提起这句话。

陈凡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员工,在华峰的工作中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当我们接到领导交办的工作,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克服困难?当我们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是满腹牢骚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薄发?

在华峰的生活,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与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时,私利就会显得那么渺小,主人翁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生活中的陈凡是这样思考的,工作中的陈凡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当班还是休息,无论是亲朋相聚还是睡梦正香,只要部门有应急电话,都会随叫随到,他的行动就是对奉献的最好诠释。

从刚进入华峰,到如今生活在华峰,陈凡一直持守着爱岗敬业的初心,视华峰如生命,与华峰共命运。正是有了像陈凡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榜样带动,员工才能相互信赖、团结合作。

曾经,陈凡厌倦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忙忙碌碌的工作,羡慕挥舞着翅膀的蝴蝶,羡慕它可以自由自在流连于浅青平绿,沉醉于乌江边的流水含烟。而现在,陈凡要学习蚂蚁精神,在忙碌而平凡的岗位中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胡恩起)


华峰让我坚定了人生的目标

时间无语,却在静悄悄的流淌。不经意间,我来华峰已一年有余,生活在华峰,工作在华峰,公司以“情”动人,员工以“忠”为报,领导的关爱,同事之间的友爱让我觉得无比的温暖,这儿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2007年到2015年,我在成都大西南铁路储运物流公司,那时在那个悠闲的城市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追求、也没有目标,就那么漫无目标地生活着,一度觉得人生就这样了。

后来,因为家庭的需要,我选择了辞职回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华峰,想在此找到自己满意的生活,经过几次考试面试后顺利进入公司,在华峰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才发觉曾经的过往都是在浪费时光。一个人,就该有目标的生活着,而华峰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进入全新的环境,公司就对我们新员工进行了操作技能和规章制度的培训。在此期间,我不但从培训中学到了技能、知晓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还从老员工身上看到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负责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不学就肯定要落后”。这是我在华峰明白的重要道理。人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在领导的栽培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被推选为班组里的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生活在华峰,在这美丽的大家庭里让我不仅仅感觉温暖,更让我找到人生的目标。未来的我一定会不负众望,为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而继续努力。(杨伟)


华峰是我的第二故乡

从包装工到投料工,再从投料工到备料工,是东山TPU生产部优秀员工张国林的岗位变迁,“凡事微微一笑,严格要求自己”是张国林的工作座右铭。

2014年,张国林从遥远的河南老家来到华峰工作。工作期间,他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坚决服从领导安排,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要求自己去完成。

期间,由于工厂生产线的扩增,投料人员一度紧张,面对这种情况,张国林自告奋勇顶上了投料岗位的空缺,解决了投料空档。在投料期间,他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不断学习,渐渐成为班组的骨干力量。2016年,对于张国林来说,过得并不轻松,由于从投料工转为备料工,他的工作任务变得繁重了许多:不但上班要叉木板、纸袋,烘单吨罐与助剂,还得时不时帮投料工做清理工作,下班收拾垃圾,拉空桶,检查烘料房各个单吨罐温度等工作,这一切让他一天的工作满满当当。付出总有回报,张国林因为勤奋和努力,今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对待,把华峰当作自己的家庭对待。生活在华峰,张国林已经把华峰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李斌)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