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不只是《乡愁》”

——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许雪毅  刘姝君

  20171214日的微信朋友圈,被“乡愁”刷屏了。

  这一天,以《乡愁》一诗闻名于世的余光中先生,因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

  提起余光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这几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和我说,他喜欢诗歌里的典故。”福建永春余光中文学馆馆长周梁泉说,由于《乡愁》光芒太过耀眼,很容易遮盖余光中的其他创作。“如果一见面只和余光中先生聊《乡愁》,他会急。”

  “从市区的公园路到南普陀去上课,沿海要走一段长途,步行不可能。母亲怜子,拿出微薄积蓄的十几分之一,让我买了一辆又帅又骁的兰苓牌跑车。从此海边的沙路上,一位兰陵侠疾驰来去,只差一点就追上了海鸥,真是泠然善也。”

  在文章里,余光中先生曾这样回忆在厦门大学读书的情景。

  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从小就随父母在南京、重庆等地生活。不过到了21岁时,却突然有了回到闽南故乡读书的缘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双一查阅厦门大学有关档案,并经余光中本人确认,了解到:当时就读南京金陵大学的余光中,1949年二三月间转学来到厦门,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二年级学习,同年夏天离开厦门。

  当时时局变动,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学生,因为在北方念书有诸多不便,纷纷南下到厦门大学借读。余光中也因此成了厦门大学学生。

  “余光中先生近十余年来任教于台湾高雄。有谁想到,与高雄隔海相望的厦门,竟是他的文学生涯的发祥地。”朱双一说。

  那时候,余光中是走读生。课余独自埋头读书和写作,并单枪匹马地投入了一场过招三四回合的文学论争。短短几个月,青年余光中在厦门发表了多篇诗歌、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和译文,其中包括写于南京的新诗处女作《沙浮投海》。“这是余光中首次发表新文学作品,堪称余光中文学的开端。”朱双一说。

  与学者的理性研究不同,余光中先生对厦门的回忆充满了感性基调。“厦门靠海,水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在读厦大时我就住在海边,我第一首新诗也是厦门时发表的。”

  除了几次赴美讲学,20多年的时间里,余光中一直住在台北厦门街。就在台北厦门街里,余光中写下了自己在厦大当“兰陵侠”的美好回忆。

  1986,余光中到高雄中山大学任教。高雄临海,他不由得想起了对岸的厦门。

  在文章里,他写道,“在厦门那半年,骑单车上学途中,有三两里路是沿着海边,黄沙碧水,飞轮而过。令我享受每寸的风程……隔着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北域,厦门、香港、高雄,布成了我和海边的三角关系。”

  1995,余光中首次回厦门。后来又几次回来,包括参加母校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活动。他曾写下几个字:“六十年后犹记厦大的蚝煎蛋”。

  “《乡愁》不仅有乡愁的情绪,还有非常精妙的意象。”白烨说,基本上余光中的诗歌读一遍就忘不了,他的主题和形式相得益彰,“可以说很多作品都是写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老逝世的消息在朋友圈里都被转疯了,转发的人基本都学过余老先生的诗,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诗歌爱好者贺俊浩说,余光中的逝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直接原因是那首《乡愁》被大家广泛认可,可以说,余光中写出了一代人,甚至是所有中国人对两岸统一的期望。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