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以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本刊记者  林加浩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发布了第二批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公示名单,这个被称为国内企业界新涌现的“奥斯卡”大奖,华峰集团表现抢眼,一举拿下3个“单打冠军”的殊荣。华峰新材料公司和华峰超纤公司入选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华峰氨纶公司入选全国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缘何国家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三顶挂冠花落华峰?这得益于在“汗水经济”逐渐转向“智慧经济”的趋势下,华峰集团二十六年磨一剑,紧紧咬住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这一根本不放松,以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实现企业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的跨越。


精准发力

打造单项冠军新优势

云江之畔,乌江临岸,东海之滨……

遍及全国11个省市的华峰产业基地,11000余华峰人用智慧与汗水编织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品质的新材料供应商的“华峰梦”正悄然梦圆。

在华峰产业园区工厂内,一条条新上马的自动化生产线衔接默契,一罐罐聚氨酯“黄金原液”及一袋袋珍珠般的TPU粒子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出来。相比原来,生产工人少了,劳动生产率高了,生产环境变好了,这是华峰以创新驱动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的一个缩影。

共享单车的革新PU实心胎、高感鞍座,聚氨酯树脂高铁垫片……华峰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的符合当下潮流大众的新产品再次证明了——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不难看出,提倡再造新优势,绝不是要抛弃现有传统产业,而是要加快单项冠军产品的技术改造、提质增效。近年来,华峰在把握市场规律和行业发展态势下,注重成果转化运用,重视产品改性和产品升级。其中减震垫(缓冲垫)用聚氨酯树脂,可用于替代高铁现有减速垫,现已得到专业机构中国南车集团的认可;经编氨纶产品,打破晓星、英威达等国外公司的垄断,赢得了市场认可和口碑。

一块布,在平常人看来,似乎包含不了多少信息,而在华峰超纤公司总经理段伟东的眼中来看,一块布中信息无限,通过耐撕裂强度、耐磨耐寒、耐酸耐碱、是否防水解、柔软透湿度等十多项指标,才能看透一块布的奥秘。

这不是简单的一米布,而是海岛型超纤非织造基布。俗称“超纤革”,属于第三代人工皮革。段伟东介绍说,其在耐化学性、质量均一性、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更超过了天然皮革。从皮革产品内部结构来看,天然皮革逐渐被人造革合成革替代,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不久的将来,这块布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在人造革合成革产品中,超细纤维PU合成革最终将成为未来人造革合成革市场的主导产品。2016年,华峰超纤的主营产品短纤维制非织造布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28.5%,位居全球第一。这是华峰创造的市场奇迹,也是华峰单点突破、精准发力,打造单项冠军的“华峰故事”。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发展壮大,华峰紧盯同行业最高水平,长期专注于聚氨酯制品的研发、产销,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发挥规模、产业、技术、品牌、市场、品质等比较优势,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培育。

2016年,华峰新材料的主营产品聚氨酯原液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5.2%,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2%,相当于中国人一双用聚氨酯原液做鞋底的皮鞋,就有一只源自华峰。此外,集团旗下10大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居全球前列,其中华峰氨纶的主营产品千禧氨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6.45%,位居全球第二、全国第一。

这些看起来不平凡的数字背后,更为关键的是华峰积极打造行业标准和品牌的计划,推进标准+”如果我们成为行业标准或者单项产品标准的制定者,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主流的认可,以点带面,也就能够更好地推动今后企业的整体发展。华峰集团林建一总裁介绍说。


创新驱动

打造技术结构新优势

如何推动创新?谁来驱动创新?怎样打造技术结构新优势?

“十一五”以来,华峰集团持续健全“一核多点,开放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已着力搭建好了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认可实验室,一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两个省级研发院,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7个技术分中心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平台,并基本实现了“协同创新”效应。

截至当前,华峰集团技术研发场地面积投入达2.77万平米,科研固定资产原值达2.97亿元。在“硬件”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华峰集团逐步加大了“软件”投入。首先保证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制造业销售收入的3%,其次确保产品向“高端化、差别化、品质化和环保型”转变的同时,加快科研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强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近三年来,华峰集团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6.55亿元,新增授权专利159项,其中发明专利119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值得一提的是,华峰集团主导及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达80项;完成新产品开发149项,新产品产业化及销售占比逐年提高,占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50%以上。

“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深化技术创新开放协同,全面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培育技术创新核心队伍,加速赶超引领步伐。”重庆华峰化工技术总监赵风轩对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未来充满着信心。其参与研发的“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关键技术开发和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技术使得华峰在催化关键技术处于“局部领跑”地位,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公司催化剂采购成本,还增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国家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技术领先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由于不断趋优的创新生态,催发企业创新技术如火如荼。华峰的科研转化项目近年来也是厚积薄发,遍地开花。其中,“高性能干纺氨纶制备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环保型聚氨酯革用树脂项目”列入省科技重点计划项目,“低密度低收缩率中底鞋用聚氨酯树脂产品”被评为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抗染色服装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计划,“定岛超细纤维服装面料的质量攻关项目”荣获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奖,30多项产品列入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名单。与此同时,华峰集团被评为“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前十”,华峰新材料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华峰氨纶公司、合成树脂公司被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授予“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华峰超纤公司获评为“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企业效益是华峰集团务实创新的态度。今年1-10月,全集团取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及利润同比增长82%的佳绩。


突出智能

培育供给效率新优势

“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对我们一线工人来说,创新就是从很小的点钻进去,解决非常实际的问题。新材料工厂的一位基层投料工向记者坦言。在工厂内放眼望去,一个“L的聚氨酯鞋底原液B料自动灌装流水线正在运转中,铁质空桶从进入流水线后将实现充氮、灌装、封装、贴标签、成品装箱等7个步骤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化操作,现场只有3名员工对着流水线进行监控和维护。它的工作效率很高,一小时能灌装20公斤重的聚氨酯鞋底原液600桶。这条流水线上线运作2年多来表现亮眼,相比以前的半自动化生产线,如今效率提升了200%,人工减少了50%以上。他们对自己工作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时闷头苦干的铮铮铁汉一谈起“机器换人”便打开了话匣。

瑞安基地这头的流水线在马不停蹄地生产着,在1500公里外的重庆氨纶生产基地,一座现代化的立体仓库也在24小时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从包装分级、自动输送、机器扫码、机器人码垛、自动入库、自动出库,实现了氨纶丝成品物流仓储的全自动化。这是华峰氨纶第一座全自动立体仓库、也是华峰集团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更是氨纶行业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所秀出的“智能”力量。

2015715日,氨纶丝扫码成功率从之前的80%上升到99%,实现了全自动出入库,运行至今入库扫码成功率维持在98.8%以上。与普通平库的投资比较,提高了土地37倍的空间利用率,人力精简50%,叉车减少12台,年度运行成本节省210万。”立体仓库的运营负责主管对一系列详尽的数据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自豪感,正是创新发展的推动力。让创新在华峰蔚然成风,离不开每个人华峰人的认可与努力。坚定使命感、增强责任感、升腾自豪感,将创新创造这座金矿的财富最大限度挖掘出来,定将促进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倒逼着不少企业,使用更智能高效的生产设备。在不为人熟知的华峰物流码头,突出智能的步伐并没有停滞。就在今年的1116日上午830分,随着当天第一船煤炭被源源不断地运上自动传送带,华峰物流码头煤炭自动输送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此举标志着华峰物流在机器换人项目上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第一步。

机器换人能够作为一张华峰名片再造传统行业新优势,正是以创新把握机遇,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实践。如果说传统的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驱动发展就是做乘法。突出智能不仅快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更为企业培育供给效率新优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