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心 担当在行

——记集团“岗位标兵”陈志义

/林新新 江斌斌

当忙碌的一天结束,大家都在打卡回家的时候,他还在公司制定着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以便让明天上班的员工能更快更有序地投入工作;当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抢险时,他总是其中一员,活跃在一线,以精湛的技术和忘我的精神引领着班组人员攻坚克难。他,是班组人员的指示牌;他,是安全生产的导航仪;他,就是东山动力供热车间机电Z机修班长——陈志义。班组成员都习惯叫他“阿牛”。“做事情不懂得偷懒”是班组成员对他的评价,他并非不懂得偷懒,只是心系责任,行于担当。


责任在学习成长中

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责任是职场中最重要的本质,热情是负责任的表现之一,陈志义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敢于担当,用责任诠释了平凡工作中的真谛。1999年,陈志义毕业于温州广播电视大学,主攻机电专业,之后在冷冻厂和鞋机厂做过设备维修和机器组装等工作。20043月,陈志义加入华峰氨纶做机修工,由于生产氨纶的设备不同于他之前接触过的设备,为尽快上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操作过的尝试去操作,遇到不懂的就问,没过多久,他便掌握了车间里每台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故障处理方法。“工作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既然我选择做这份工作,我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只有我扎实掌握了岗位所需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陈志义如是说。

2008年,陈志义晋升为基层管理者,岗位的提升更加坚定了他学习的信心,他认为,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挑战自我,才能在青涩中成熟,在成长中提升。除了自己积极学习,陈志义还主动带动班组成员学习,每天中午,他和其他两位班长都会轮流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操作规程、安全和应知应会知识等方方面面。通过培训,东山动力供热车间整个班组的学习力和战斗力大幅提升,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团队”。


责任在发现问题中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切实把原因搞清楚了,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若是连问题原因都找不出来,谈何解决。”对待生产问题,陈志义这样理解。他有一双“火眼金睛”,在每天巡视车间的时候,总会带着“有色的”眼睛去找漏洞和发现问题,特别是跟生产设备相关的,因为动力供热车间是公司所有车间的心脏,一旦出问题就是大事故,所以他会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处细节,有问题的地方只要经过他的眼睛一扫,就会被他存在脑海里,而后一步步剖析解决。

比如地基下陷的问题,由于地基下陷问题造成锅炉与动力的设备及管道下陷特别严重,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这个老大难问题,陈志义一直放在心上,不断思索解决方案,经多次实践,他最终用螺丝杆和铁板做了一个可以上下调节的活动支撑和垫铁圈,对所有下陷的设备和管道支撑进行安装焊接,这样之后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和材料的消耗,而且日常维护时只需定期检查和防范,就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中。“他对设备分析能力强,平时工作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员工陈向平这样评价他。正因为陈志义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所以他总能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责任在管理团队中

一棵小树弱不经风雨,但是百里森林可以并肩耐岁寒。在班组里,陈志义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发挥着榜样的作用,他更是一名管理者,带领着班组成员同进步、共成长。遇到难题,他鼓励所有成员一起想办法,全员全力以赴找根源。20157月,东山动力供热车间锅炉鼓引风机时不时地出现漏油情况,对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次处理无果后,陈志义开始组织班组成员成立QC小组,一起做课题攻关。但由于引起设备漏油的原因很多,如果不做系统分析,很容易忽略细节,于是,陈志义组织班组成员分工对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进行全面分析,逐一排查。

发现问题所在,就要马上解决问题,陈志义集思广益,经多次试验,最终决定取消轴承端盖内的毛毡,采用迷宫密封的方法,让油像走迷宫一样走不出去,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油问题。陈志义的直接上级王建锋指出:“他做事情踏踏实实,做人本分实干,原则性较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把车间管理得井井有条,是一位好班长、好助手。”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陈志义带领的机修Z班组先后荣获“精益生产奖”、“QC优秀奖”、“技改创新奖”和“节能减排奖”等多项荣誉。

一个人有责任感,就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不管是学习,还是创新工作,抑或是管理团队,想要做好,都需要心系责任,行于担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责任,讲担当,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惊天壮举,只需放眼当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陈志义的一言一行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点!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