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起步

——记集团“岗位标兵”王海平

文/王 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2010年,华峰在甘肃兰州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即将大学毕业的王海平投出了人生中第一份简历。不久以后,凭借较为过硬的综合素质,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叩开了华峰的大门。“那时的我还是一匹刚刚脱缰的野马,是华峰给了我成为‘千里马’的机会。”对此,王海平至今心存感激。

那一年,王海平顺利完成了学业,离开甘肃老家只身来到相隔近两千公里的浙江瑞安,生活也由此翻到了崭新一页。短短四年时间,王海平立足岗位,用两次优秀员工、一次岗位标兵、十余项个人荣誉回报了华峰的“知遇之恩”,走出了一条别人眼中“不可思议”的成长轨迹。谈起荣誉,王海平有些腼腆,“我更愿意把这些当成是对我工作表现的一次次肯定,鞭笞着我不敢松懈,不断前进。”

 

角色认知  积极转变

王海平说,初到华峰时,还没有完全从学生的身份中抽离出来,活脱脱是匹桀骜不驯的“野马”。那时候,他被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聚酰胺事业部,面对陌生的新环境,跟其他新人一样,起初还有点惴惴不安,可当得知正式上班前,还会进行为期数月的基本工艺培训时,心情立马“轻松”起来。那段时间,除了每天能学到新知识,王海平跟同事的关系也是与日俱增,让他感觉又回到了校园生活。直到有一天,王海平习惯性地在课堂上拿起了手机,被授课老师当场抓了个“现行”。这件事情对王海平的触动很大。“当时我就像小孩做了‘坏事’,被大人发现一样羞愧难当。”他回忆道,“很庆幸,领导当时没有放弃我。”被叫到办公室谈了几次话,王海平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从那以后,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尤其认真听讲,课堂上考查工艺图他总能既快又准确地完整画出,甚至考试成绩也开始一直名列前茅。

培训结束后,王海平被安排进入车间,参与设备的安装施工,接到的第一份任务就是组装脱盐水系统。而此时的王海平已经不再怯懦,换句话说,这次任务带来的考验正是他所期盼的。每天早上,他都会7点准时到达作业现场,跟同事一起忙到晚上12点钟回到寝室,第二天一早,又准时出发……一个礼拜过去,当看到自己亲手组装的装置成功运行时,王海平笑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开心。此后,随着任务的接踵而来,几乎所有人都发现,王海平,这个帅气挺拔的年青人,似乎变得跟以往有些不同了。

 

心志磨砺  学会担当

2011年5月,尼龙66车间试车进入倒计时,但面对全新的装置和工艺,难题仍是层出不穷。在这个特殊时期,车间人员临时合并成了两个大班组,推行“两班制”运转。车间领导每天跟员工们一起加班、并肩作战,所有人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王海平就是在这种高强度的作业状态下,不断地磨砺着心志,快速地成长了起来。

试车前一晚,为确保试车顺利,领导交代王海平再次全面检查氮气系统。此时已经在车间连续鏖战24小时的王海平没有半句怨言,毅然接受了这项重任。他知道,这是领导对他的信任。如果现在让王海平去检查氮气系统,可能用不了1个小时。但那天他查看得格外仔细,足足多花了3个小时。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4点,想到即将迎来投产,王海平竭力抑制激动的心情,躺在DCS控制室的走道地板上就眯着了……第二天一早,4万吨间歇聚合生产车间,一道道指令有序下达,6台4米多高的缩聚釜终于平稳运行了起来,看到第一批晶莹剔透的尼龙66切片源源不断生产出来时,整个车间顿时沸腾了。那一刻,所有人都忘记了疲惫,也包括王海平。

2011年8月,由于岗位表现出色,王海平被提拔为生产副班长。责任大了,王海平的干劲也更足了。顺利投产以后,稳定生产成了车间上下共同的目标。王海平发现,生产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症结在于班次交接时的信息不对称。于是他在班组内部建立起“当班问题,当班解决;上一工序对下一工序负责”的工作理念,并要求组员事无巨细,都要登记入册、有据可循。在他看来,这是责任,更是应有的担当。

 

潜心贯注  力排众难

持续的工作锻炼,让王海平渐渐对尼龙66生产工艺了然于胸,良好的岗位业绩让领导给予了他更多的信任和关注。2012年的4月,入职不满两年的王海平被破格提拔为车间工艺管理员。从一名稚嫩的新员工到处事干练的基层骨干,王海平就像是一块璞玉,被渐渐打磨出了光华。谈起现在的工作,王海平坦言,“压力还是挺大的。”“别的不说,单单写通知、撰报告就让人绞尽脑汁,刚开始真的不太会写。”当时,领导看出王海平有沮丧情绪,非但没有责备,还结合亲身经历给予他鼓励,这让他感动之余,痛下决心寻求突破。此后,每份领导修改过的文件,王海平都会保留下来,一段一段,字斟句酌,一遍、二遍、三遍……反复琢磨,再一点点总结成心得,渐渐地,他写的文字材料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事实上,王海平的岗位涉及车间管理的许多方面,比如每次营销例会后车间生产计划的贯彻执行,比如每当车间生产出现异常时的妥善处置。但只要能力所及,王海平都会全力投入。两年多时间里,王海平成功处置过多起包括漏油、着火、釜漏在内的生产异常。但也碰到过令他头疼的“疑难杂症”,“有一回,生产异常反复。半夜里,我在寝室和车间里来回跑了好几趟,后来索性在车间过夜了。”王海平说,他把每一次异常的处理当成是学习的经历,让他得以不断加深对生产工艺的理解,使得此后在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时更加沉着冷静,从而为公司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2014年年初,尼龙66二期工程项目破土动工,面对比间歇生产更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更加精良的仪器设备,王海平知道,迎接他的将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挑战。而他,已经做好准备。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