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平凡叫感动

——第三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颁奖纪实

本刊记者  刘贵高

  因为品德,所以感动;因为感动,心与心的距离才被拉得更近。

  5月6日晚,第三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颁奖典礼在温州大学演艺中心隆重举行,10位“最美”师生代表上台领奖。颁奖典礼采用事迹短片播放、颁奖词宣读及现场主持人与获奖者的互动等形式,依次再现了十佳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他们的感人事迹不仅汇成了一股温情涌动的暖流,使现场许多观众为之动容,更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来自道德的正能量。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颁奖典礼上,华峰集团总裁林建一动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他说,设立、评选和颁发“品德奖”,是校企双方崇尚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体现。华峰集团一直以来注重企业道德建设,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的人才观,迈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员工弘扬职业道德的新步伐,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推动着道德升华。当前,华峰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一批新项目、新工程正在全国五大产业基地有序展开。华峰集团董事局在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华峰成为一流企业,既要建好产业基地,更要建好道德高地。“华峰品德奖”获奖者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为华峰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道德培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和有益的启示。

  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是华峰集团于2012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的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温州大学的师生,至今已举办了三届。今年依然沿用“感恩?责任?梦想”这一主题,用不变的主题传承一个永恒的理念,在收获感动之余,让人们收获一份更加宝贵的品质。

  【NO.1张小燕】

  颁奖词:

  服务温州,在高校思政工作勤于耕耘,为师有“父”之严“母”之慈;报效温州,建言献策温商发展,只是为了履行教师一份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她作为一名地方大学的思政教师,以报效温州为本分,服务温州为义务,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温州社会发展,服务温州社会实践,珍惜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在各类媒体发声发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的人文情怀。

  对职业有忠心。她忠于职守,认真科研,用心教书。潜心教育教学改革,以生为本,追求课堂教育的前沿性、学术性、研究性、乡土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最优质的精神养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对学生有爱心。她对学生既有“父”之严,也有“母”之慈,大爱至学生之神,小爱至学生之身,瓯江学院学生患病,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家庭困难,她都会解囊相助。

  对学生有耐心。她会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不管是校本部还是独立学院,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享受到应有的人格尊重和相应的教育资源。

  她执笔起草《温商宣言》,在2012首届世界温商大会发布,连续担任三届(分别在太原、郑州、杭州)全国异地温州商会会长学习班的主讲教授。多次担任《人民网》《温州网》《求是论坛》《政情民意中间站》等论坛节目点评嘉宾,参与温州“互看互学”、“三干会”、“党代会”、“市民监督团”等大型电视直播活动,行使党外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传递精神正能量。

  她主动走出校门,在温州机关、学校、部队、街道、社团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干部班分别讲授:《温州人精神》《青年的力量》《多党合作的历史反思》等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温州精神文明建设尽到了应尽的社会义务,并被温州市关工委评为优秀宣讲员。

  【NO.2李斌】

  颁奖词:

  做得激情些,是身心投入。领队实习,专业考察,多少的琐碎是用心付出。活得踏实些,是竭力追求。选拔晋级好像不近人情,但公正是理想主义的情怀,纵把岁月燃烧。

  他是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普通教师。无论是教逻辑学还是师范技能训练,他总是激情飞扬,全身心沉浸其中,并以切身体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带队到中学教育实习,时常吃住都在乡下,一呆就是两个月。每天上下午听学生上课,晚上给学生评课,几乎天天如此。指导学生师范技能比赛,一路从学院到学校再到省里,前后大半年的时间,经常是在周末、暑假和国庆期间,与疯狂教头陈作棉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点滴的辅导。

  指导学生师范技能,除了要付出大量无法用报酬衡量的劳动,有时也需要与学生一起吃个饭什么的,沟通感情,提高训练效果。作为寑室导师和班主任,对于责任范围内的学生,每逢传统佳节,他总是会送上月饼、粽子之类,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如果属于贫困生,他常会在过年之际送上特别的压岁钱。

  “在我心中,公正至高无上。”在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在选拔优秀师范生的比赛中,他显得有点冷酷无情。有时那些所谓与老师走得比较近的活跃的学生,其成绩并不一定突出。尽管实习成绩等的评价不可避免带有主观的因素,但老师的心一定是正的。他总是对学生说,希望他们发扬90后独特的个性,以最挑剔的眼光监督老师。

  他除了花大量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同时还是法政学院的工会副主席,需要在背后默默为老师服务。学校运动会比赛现场,只要有法政学院老师的项目,总是能看到他提着装水和食品的塑料袋,手上拿着相机,忙来忙去。他还积极组织学院老师暑期旅游,自己则因为旅行社名额限制放弃了旅游机会。他属于那种在繁华场合躲在角落的人。

  【NO.3欧建光】

  颁奖词:

  他是学生眼中最和蔼可亲的“欧爷爷”,用微笑点染数学的课堂,任时间染白双鬓;他是年轻一代老师心中的好长辈,甘当人梯,甘当青年教师的引路人;他更是温州大学千位教育工作者的老战友,严谨治学,爱岗敬业。

  他长期从事基础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初等数论、解析数论。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多次指导学生参与数学专业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获温州大学优秀教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省高等数学竞赛浙江赛区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现任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理工分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他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刻苦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他在上课时总是面带微笑,把枯燥的数学原理讲得生动有趣。他喜欢把有趣的数学巧妙地应用到生活琐事中去,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学生也在各级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

  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关爱和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他勤勉认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潜在的能力,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品质一直都很优秀,很多已经离开母校的学生,如今仍把他当成挚友,时常问候,更有甚者,在个人的终身大事上也要征求他的意见和建议。而现在他作为分院领导,在肩负着越来越多的行政工作的同时,仍坚持认真备好每一次课。甚至他给自己下任务,每周至少抽出两个晚上的时间留校为有志向考研的学生解答和指导。

  他极力倡导“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优良院风,多年来,他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对师生既严格要求,又始终把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甘当人梯,甘当青年教师和学生成功的引路人。他是学生们的好师长,教育者的好模范。

  【画外音】“欧爷爷,我们爱你!”在颁奖现场,当一位略显瘦小的老者走上领奖台时,台下的学生们挥舞着校旗、举着老者的大幅喷绘彩照,齐声共喊,感动了整个会场。

  【NO.4生物科学教学团队】

  颁奖词:

  这是一个以教书为乐趣,以育人为天职的群体;这是一个把细微关怀当作一种习惯,把点滴关爱汇成一股潮流的群体;这是一个代表了最甘于平淡、最乐于奉献、最以生为本的温大教师群体。

  对于一个平均教龄超过25年的教学团队而言,所有老师一辈子都只做好了当老师这一件事,除了热爱之外,更多的是大家对一种理想信念的坚持。丁炳扬教授在其退休欢送会上,以一段PPT展示回顾了他在温大的十年和从教三十余年的历程,他以著作等身、桃李天下的姿态向人们展示了一位老教师的风骨和精神。

  在这个团队当中,胡仁勇副教授算是最“淡定”的一个。胡老师曾担任学院副院长,在换届选举的时候,毅然离开了“炙手可热”的行政领导岗位,别人替他不解,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胡老师是一个潜心教学,淡泊名利的人,他的乐趣就在于教学。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与他共事的老同事们,好多都半途离职下海,有些已经是高官,有些是富商,只有胡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面对有些清苦的教书匠生活甘之如饴。

  林国栋副教授去年所带的许凯亮和潘霞同学,分别获得了第七届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和首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不但为学院争得了荣誉,也创造了学校师范技能大赛获最高奖的历史记录。两位同学在长达一年的备赛过程中,林老师经常牺牲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手把手训练他们的师范技能。学生们得到的不仅是教师技能的提升,更是优秀师德的熏陶。

  敖成齐博士负责指导学生植物学野外实习与教育实习工作。多年来作为野外实习指导师和负责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认真安排实习的每一个环节。另一位指导老师南旭阳副教授坚持指导学生教育实习,以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为了学生的一节课,多次寻找实验材料;为了学生的一次试讲,四处帮助查阅资料;为了学生的一场主题班会,不惜放弃节假日。

  柳劲松教授作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连续五年亲自带学生于暑期到古田山专业实践,每年都是自行开车带学生去,带学生回,半个月时间与学生同吃同住在山上。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20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这是教育的基础;善于和学生沟通,鼓励、赏识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是教育的关键;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基本准则。”陶月良老师如是说。

  生物科学教学团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毕生使命。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既是一个个形象鲜活的具象,又是一股股师德风尚的集成。

  【NO.5黄松虎】

  颁奖词:

  他是一名尽职的保安,恪守岗位,热心助人;他是一位孝顺的儿子,母亲病重,不离不弃。安保工作多是繁琐小事,他干得兢兢业业;母亲病重罹患中晚期癌症,他勇承无情命运。生活于他坎坷不易,而他依旧刚直如松,威势如虎,始终如一!

  他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一名普通的保安。自2011年入职以来,一直在“三班倒”的安保工作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2012年6月19日,温大南校区某楼顶,一名女子坐在顶楼的檐角边上拿着酒瓶,泪流纵横,随时准备轻生。他第一时间发现并向上级做了报告,在校保卫处的统一指挥下,保卫队员立即兵分两路,在楼下与该女子周旋,他和另一组保安冲上楼顶,瞧准时机,从背后把女子从檐角边上拖拽下来。

  无独有偶,去年暑期的一天,一名学生的车辆在综合楼前突然自燃,吓得路人纷纷躲避,见此,他立即拿着灭火器冲到车旁灭火,最后终将火苗扑灭。当车主提着水果篮向其表示感谢时,他却谦虚地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从天而降。去年6月,他突然接到母亲的病危通知,于是,便匆匆赶回江西老家,医院确认其母亲为卵巢癌中晚期,但尚存救治的可能。据医生说,手术费用需要二三十万元。这对于一个月薪只有2000元收入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人劝她放弃救治,但他却下定决心决不言弃。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四处筹钱,最终勉强凑齐了首期的治疗费用。时至今日,他的母亲已先后做了9次手术化疗,现在仍处于治疗阶段,后期的医疗费用无疑会对他造成更大的压力。虽然之后的路非常艰难,但他认为心中只要有亲情的力量,就一定能够咬紧牙关坚强地挺过。

  他用他的努力、敬业、勇敢、机敏、忠诚和孝顺,书写了平凡而又充满光亮的人生。

  【NO.6叶冬梅】

  颁奖词:

  她是寒冬腊梅,迎风飞舞。她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梦想为伴花开彼岸,她为那些不尽人意的生命注入似火的希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傲斗风霜,传递温暖。

  她来自浙江省庆元县一个贫困的山区。回忆刚考上大学的那段日子,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面对父母亲年迈多病的身体,她犹豫过,但她不愿放弃,她要走出大山,她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她说,每次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似曾相识的场面,感同身受的经历,让她心里无法平静。2011年,还在上大一的她,开始组织成立了“童馨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三年来,童馨团队共登记志愿者121人,在浙江省最落后的庆元县各乡镇开展了主题班会、团体辅导、暑假作业培训课等100多场活动,在为孩子们送去精彩的课程和丰富游戏的同时,带他们畅游书海,帮助他们忘却孤独,在互相关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三年来,童馨志愿者团队总共帮助了1000多名留守儿童,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可喜的是,在她的带领下,童馨暑期社会实践队获得了第一年就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实践队,她个人也荣获了温州市先进实践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她常常在反思,虽然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生活的窘境。于是,她在2012年成立了“童馨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基金”,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募集到超过140,000元的现金及大量生活物品。2012年春节,童馨公益基金牵手王振滔慈善基金会,为200名山区留守儿童送上了爱心棉鞋;去年又牵手腾讯公益,为山区的孩子们送上了240件崭新的温暖棉衣。这些事情在庆元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市民们亦纷纷捐出家中洗干净的闲置衣物。与此同时,童馨公益基金每年还为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发放奖助学金。

  在热心公益的同时,她所在的团队在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并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全国交叉创新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学习上,她严格要求自己,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并成功入选全省特别优秀的10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在师范技能方面,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温州大学溯初班参加师范技能培训,并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她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梦想,让童馨公益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画外音】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合影上,华峰集团总裁林建一得知叶冬梅自愿从2万元的奖金中拿出1万元,分别资助因家境贫寒、难以支持学业的温州大学2010届英语专业的陈晨和2011届机械专业的吴玲聪两位同学时,林总当场表示,你本人也很困难,请你将这个助人为乐的机会转让给我们,并通过你转告两位同学安心学习、好好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人和社会。

  【NO.7曹启城】

  颁奖词:

  21载春秋,他勤恳耕耘,甘为园丁。从普校的莘莘学子,到特校的殷殷学童,他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一个重担,他用自己的双手擎起一片蓝天,泰顺培智是多少特殊孩子圆梦的地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爱希声,师爱无疆。

  泰顺县培智实验学校于2011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专门招收本县的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因学校刚创办面临很多困难,需要有一位责任心强,并富有爱心的校长来经营这所学校,县教育局通过考察找到了他,没想到对于原本不想再从事校长岗位的他居然答应了。

  在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全体教师与家长会上,他坦然地说:“孩子既然来到了这个学校,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孩子管理好、教育好,请家长们放心。”朴实无华的几句话,感动了在场的老师,更感动了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使这些残疾学生得到爱的补偿,他总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到:让学生吃好、睡好,比家更好。学校实行的是住校制,学生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刚踏入学校大门的残障学生,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难免会想家,一想家就会哭,有的还伺机逃跑;一些学生不吃饭,他就买来好吃的和生活老师一起哄着他;学生生病了,他带学生看病拿药。他还时常为智障孩子擦鼻涕甚至擦屁股。有一次,他做了他从未做过的一件事,一位学生大便失禁,裤子、衣服、墙壁全部是大便,而且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臭气,那时生活指导师又不在场,值日老师只好捂着鼻子来叫校长,他什么也没说,就去帮这位学生冲洗换衣服,因这位学生不配合,弄得他身上到处沾满了大便。

  他至今还记得,第一个学期开学报名的那天,好多头发凌乱、身穿破烂衣服的家长牵着或抱着孩子来报名的情景。当他听到:“老师,我家是低保,他妈妈也是傻的;老师,我是清洁工,小孩平时就跟我一起捡垃圾;老师,小孩的妈妈不要她离婚了,我当爹又当妈……”,本来要向寄宿学生收取1500元伙食费的想法,他却再也说不出口了。于是,他决定从今以后不管学校多穷,决不向学生收取一分钱,从实质上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为了解决学生的伙食费,他每学期都要到处奔波,争取资金。有一次,一位家长带着她智障的孩子来报名,孩子一会儿上桌子,一会儿趴地上,一会儿哭,一会儿闹,而且还流口水。这位可怜的母亲流着泪说:“老师,求你们收下他吧!我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可是,他是我儿子啊!

  我不指望他学多少,但是我总觉得我孩子这辈子也上过学了。”在场的老师们无不动容。

  从事特殊教育以来,让他感悟最深的是:只要有爱心,生活就会有温暖。当你把爱心倾注给那些需要爱的生命时,生活中便多了一份和谐和安宁。

  【NO.8吴迪】

  颁奖词:

  当汗水融化满脸的笑容,当贫困铺就成长的基石,他用他的坚毅、自强点染出生命的色彩。就是双勤劳而努力的双手,刻苦学习,回馈社会;就是这颗睿智而勇敢的心,描绘出属于他的艺术人生。

  几亩薄地所得,父母农闲时外出打工挣的一点钱,构成了一个四口之家的全部收入。本来,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贫,却也令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一场意外事故使母亲的胳膊落下终身残疾,再加上兄弟俩越来越昂贵的学费,家里的光景每况愈下。

  2011年,对于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他依然记忆犹新。当邻居家同龄的孩子在家吹着风扇、看着电视剧的时候,他却在离家十几公里的建筑工地,开始了起早贪黑的打工生活。有时为了多干些活,多挣点工钱,他宁愿不戴手套,直接用双手抱着几十斤重的玻璃往返于各个工地间,在30多度的高温炙烤下,汗水顺着手臂流到被玻璃划伤的手心,那种疼痛直如钻心。就这样,手掌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伤口。但是,他从来不将这些告诉父母,因为他知道,他们比他更苦更累。

  当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然而激动过后,那一笔数目不小的学费和生活费又让全家人犯了难。作为家庭的一员,他有责任为家庭“分忧解难”。当怀揣着两个月挣来的4500块钱时,他更加坚定了凭自己的双手挣钱上大学的信念。

  自入学以来,他刻苦学习,先后获得过温州大学“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他深知,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学习期间,他还积极把握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与磨砺自我。为了将专业基础打得更牢,他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设计公司实习,遇到问题,积极沟通,虚心求教。

  做一个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他时时告诫自己,要继续发扬自立自强的精神,用不懈的努力去书写精彩的人生!

  【NO.9汤燕春】

  颁奖词:

  她是雨后的彩虹,愈发清亮,越显光芒。她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她有鹰击长空的果敢和坚强,她有鱼徙千里的勇气和毅力。生活的困境让她继续用执着书写自己的华丽篇章。

  她是一名来自永嘉农村低保户家庭的学生,现就读于体育学院11体本二班。父亲是一位肢体残疾人,母亲患有糖尿病,家庭经济极为困难。大学两年多来,她先后做过酒店端菜员、篮球培训班教练、游泳培训班教练、发传单等工作,基本上是靠努力与坚强解决自己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

  生活的磨练,让她学会了回报与奉献。她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并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与支持。作为篮球主力,她曾带领所在的班级获得过三次篮球赛冠军,作为班级团支书带领班级获得过“2012年优秀团支部”称号。

  领略生活的艰辛后,更让她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内涵。在学习上,自进大学以来经过不断地努力,她的成绩都在班级前三名,因此获得了一、二等奖学金,并且每学期都拿到一等助学金或二等助学金。专业上,在定向运动方面,获得过2012年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中距离冠军、短距离冠军、女子百米亚军、中距离季军等,并多次代表学校、永嘉县、温州市参加比赛,取得了骄人成绩,被评为温州市“优秀运动员”。田径上,获得过精英赛8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校运会上四次打破校运会记录,创下了800、1500、3000米三项记录。

  生活中的她开朗、积极,有着不一样的执着。贫穷,虽然让她承受比同龄人更多的磨难与艰辛,但在苦难中,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强,并成长为生活的强者。

 【NO.10李锦杰】

  颁奖词:

  在贫困中,他顽强不息,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他自强自立,坚守信念,让生命的活力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无数个日夜,可他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他来自温州瑞安一个偏僻的农村。1999年,一场车祸无情地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当时他只有8岁,兄长仅10岁,家中还有年迈的曾祖父母,眼前的道路可以说是一片黑暗。之后,母亲改嫁,家庭的重担落在祖父母的身上,生活更是举步维艰。

  从小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自强自立。虽然在条件较差的学校里就读,但他依然咬紧牙关,最终考上了温州大学。然而,刚刚迎来的一丝曙光转瞬即逝。2010年暑期,祖母因长年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狭窄疾病,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动了一次大手术。可是术后恢复不佳,被查出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需要长期治疗。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其兄长不得不辍学打工。2011年,祖母又因骨折动了一次大手术,原本摇摇欲坠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大学期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曾在街头发过传单,到校外送过外卖,在镇上摆过地摊,也曾在温州五马街做过临时推销员。作为一名数学师范生,他更是每学期、每个假期都去兼职做家教。

  在学习方面,他从不松懈,曾获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四次校二等奖学金,两次校三等奖学金,且连续六次获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此外,他还以527分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以二甲水平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也顺利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

  在思想与言行方面,他于2011年作为班级第一批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2013年度民主评议中被评为优秀党员。除此,他在社会实践、文娱活动等方面也获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当奶奶含泪对他说道:“我不是把你们两兄弟当孙子在养,而是当儿子在养”时,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孝顺。每当碰到奶奶双腿抽筋,他就会揉着奶奶的双腿,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强。所以每次回家,他都会帮爷爷奶奶洗碗拖地,尽量分担他们的负担。

  不管前方的道路多么曲折,他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做一名不断进取的“自强之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回馈社会。

  敢于担当责任,勇于放飞理想。那些感人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华峰品德奖”除了给了我们一刹那的感动之余,还留给我们善于感恩的习惯。“华峰品德奖”带给我们的是一股强大的正能量,鞭策我们奋发,激励我们前行。

  感动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阳光路上,你我相伴;阳光路上,大爱无疆。

  【编辑手记】

  编完本篇文稿,脑海里仍闪现着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颁奖现场的情景,VCR一一掠过那些获奖者感人的镜头。连续三年参加颁奖报道,每届十佳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中的感人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

  以“感恩·责任·梦想”为主题的“华峰品德奖”的设立,既是华峰集团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需要,也是华峰集团积极参与和支持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找寻身边的感动,感受榜样的力量。每一次“华峰品德奖”的颁奖,既鼓舞了温州大学师生,又激励了我们公司员工。

  正如林建一总裁所言,一个典型,就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我们当以贤为镜,见贤思齐,从这些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的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提升企业和员工道德境界,把华峰建设成为负责任、讲诚信、受尊重的企业。

  感动不如行动,华峰品德奖获奖者的高尚情操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和有益的启示,“以德为先”的企业人才观,呼吁我们每一位员工以德才兼备为目标,立德立功立言,既做传播者,更做践行者,为建设华峰的道德高地且行且感动。

  ■微言论

  @王楠(华峰普恩公司):“华峰品德奖”十佳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他们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来自道德的正能量。作为一名华峰的员工,怎样才能将这份感动落到实处?我想,每一件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达到目的,取得效果。感动需要发扬,感动更需要传递。因此,在感动之余,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不仅仅只是做感动和道德的消费者,也要努力去做道德的践行者。

  @方琳(江苏华峰公司):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风尚。“华峰品德奖”引导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就是华峰集团设立这个奖的价值所在。向道德模范致敬,向道德模范学习,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叶芬芬(华峰新材料公司):我们需要“华峰品德奖”这样的平台,去发现和展示身边的典范,传递道德的正能量。

  @洪健(华峰集团公司):“华峰品德奖”不仅让人的精神得到了洗礼,也让人的内心得到了撞击。“华峰品德奖”的背后,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自身的立德立言。

  @陈洁(华峰合成树脂公司):在本届“华峰品德奖”获奖的师生当中,有一个叫叶冬梅的学生让我无法忘怀。她有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境界,那就是在自己特别困难的时候,想到的仍是如何去帮助别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陈高伟(华峰合成树脂公司):在平凡中创造亮点,于工作中默默奉献。“华峰品德奖”获奖者的先进事迹感动着我,同时也深深地鼓舞着我。向他们学习,努力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周敬峰(华峰普恩公司):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而品德是每一个人才所必备的素养,我们要从“华峰品德奖”中汲取正能量,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用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郑祥笔(华峰新材料公司):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凸显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华峰的一员,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就更应该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以感恩的心来回报公司,回报社会。

  @林新雷(华峰新材料公司):他们的坚守,内化于心的热情,不计得失的奉献,让人敬佩。“品德”两个字所传递的意识与行为,是衡量人的标尺,亦是人生的信仰。折射到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做到:怀着感恩的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和进步。

  @雷小丽(成都华峰公司):生活可以很简单,人的品德可以很干净,只要我们坚持将那一个个爱的善举弘扬和传递,我们周边的微笑就一定会如鲜花般绽放。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