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奏响转型升级交响曲

本刊记者    一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短短20余年间,华峰这艘远航的战舰搏击商海,一路风雨一路歌,惊涛几多,骇浪无数。然而是什么让以生产塑料编织袋起家的"小舢板"式的家庭作坊企业,发展成为聚氨酯制品王国的"航母"式的战舰?是什么让这艘行业"航母"在一次次金融风暴的肆虐中,总能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越,始终保持高速稳定航行?

纵观华峰每一阶段的成长,驱动华峰大发展、大跨越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华峰"做强主业,适度多元,产融结合"的战略;来自于华峰不断增添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来自于华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与创新发展方式,坚持奏响一曲曲激越雄浑、荡气回肠的转型升级的交响乐。 

 

前奏曲:问道华峰

 

"我来自天南,你来自地北,共同的目标让我们心手相牵;情怀大地,志在蓝天,共同创业让我们激情无限……"随着这首《华峰之歌》在华峰工业园区渐渐唱响,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峰人,见证了华峰向"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品质的新材料供应商"的征程中绘出的"日日新,苟日新"的辉煌画卷。

我们看到:从1994年华峰"华丽转身"后的近20年里,华峰工业园区从少到多、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从单体工业园区到全国12个省市建有生产加工基地;华峰产品从鞋底原液到革用树脂,从氨纶长丝到超细纤维革,从保温材料到TPU、尼龙66再到己二酸、环己酮等从聚氨酯到聚酰胺,从原材料到深加工,从完整产业链到完美价值链。

 我们看到:从"十五"末到"十二五"初,华峰各产业园区不断抢占生产高端、产品高端、品牌高端和创新高端,创下了一系列的第一:鞋革树脂产业规模全球第一;氨纶长丝生产销售规模国内行业第一;超细纤维革、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全国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新产品专利数、中国名牌数、驰名商标数名列行业前茅……

 我们看到:近20年里,华峰"双百亿"目标2008年业已完成,"千亿华峰"的目标随着"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战略的实施也已渐行渐近,华峰人从建造"聚氨酯城堡""聚氨酯王国"的梦想正在实现,华峰憧憬的"未来全球聚氨酯领域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来自中国,名叫'华峰'"的品牌愿景正在服务客户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

 作为中国聚氨酯领域的一面旗帜, 20余年间,华峰正从旧的圈子跳出,大胆突破传统民营企业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路子。在经营中善于在形势变化中发现机遇,并善于在发展中把握机遇,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实现"四次飞跃",推动企业在危机肆虐的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风暴中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赢在半步,快人一拍的华峰,仍然书写着、践行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命题文章。

 如今,"共同利益让我们催马扬鞭,共同发展让我们奋勇争先"的《华峰之歌》依然激发着每一位华峰人执着向前。

 

曲一:破瓶颈,“四次飞跃”促跨越

 

第一次飞跃:“华丽转身”促脱变

 

产业进入和时机选择是一个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

1994年,随着温州鞋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鞋子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恰巧这一年,温州鞋业企业几经反思,形成了打造鞋业品牌的统一认识。有着轻便、透气、耐磨等性能的作为制作高档鞋底的聚氨酯鞋用树脂非常紧俏。

1984年就已关注该产业发展的尤小平认为等待10年的时机来了,一是这时投资聚氨酯鞋用树脂项目成本大幅降低;二是该项目的技术在国内也逐步成熟。

于是,尤小平决定跃过华峰当时生产的塑料制品加工这个过低的产业门槛,决心跨入当时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的层层防线,冲进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分子材料产业。

 没有资金,多方筹集;没有技术,外聘高工;没有外国设备,自己动手"国产化"……在一切都是空白的基础上,华峰像所有在艰难中起步的温州企业一样,吃苦耐劳,百折不饶,硬是筹资2000万元,打造出了一条年产3000吨的聚氨酯鞋底原液生产线。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目前该产品已达到50万吨/年的产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鞋底原液生产企业,并占据国内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应该说,进入聚氨酯行业,这是华峰发展史上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脱变,一次由低端向高端平台迈进的"华丽转身",更是华峰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飞跃。

 

第二次飞跃:“优化产品结构”促发展

 

起点决定终点。

 经过第一次产业转型的成功,华峰坚定了对聚氨酯产业的发展信心。此后,华峰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1997年,时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此带来的出口、消费、投资市场的萎缩,一时间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投资更是小心又谨慎。

然而,华峰却反其道而行之,面对发达的温州制革业和大量依赖进口的合成革树脂原料,尤小平决定投巨资上马聚氨酯革用树脂生产线,这一冒险"行动",当时备受董事会的质疑。

面对异议,尤小平顶住了压力,"大家不敢上,我们敢上,就有机会,在低谷中培养新的项目,是最好的时机"

于是,华峰征地30亩,建设了一条当时年产2万吨的聚氨酯革用树脂生产线,不仅优化了企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了在聚氨酯行业内的整体地位,同时也为华峰成为聚氨酯制品的龙头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和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现在年产40万吨的"聚峰"牌革用树脂市场业绩已居全球前列。

此举成就了华峰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飞跃:创新发展促跨越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风暴未息。

 这一年,华峰再做惊人之举。强力投资进入了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制造行业。

 其实,当年国内氨纶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时,然而尤小平认为,投资氨纶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时年1月,华峰与日本一家企业签订了引进生产氨纶的成套技术设备合同;时年12月,一座投资1.65亿元生产氨纶长丝的工业园区迅速崛起。

 "母体突破,体外新生"的华峰随后又陆续追加投资20多亿元资金进行了10期工程技术改造,使氨纶年生产能力达到5.7万吨的规模。今年8月,华峰氨纶又计划投资20亿元在重庆涪陵投建6万吨氨纶。

华峰进入氨纶领域,一举颠覆了氨纶一度被国外垄断、被称为"软黄金""贵族"价格,目前华峰氨纶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氨纶生产企业,特别是华峰氨纶2006823在深交所的成功上市,成为了温州首家A股上市民营企业,实现了华峰发展历程中的第三次重大飞跃。

 

第四次飞跃:逆势投资促转型

 

2008年来,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骤然爆发,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企业一时茫然。

 在挑战和考验面前,华峰从容应对。用大手笔的投资拨开阴霾,成为金融危机下企业"逆势投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怎样""中寻""

 "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企业的产业发展层次。华峰多年在市场风云跌宕累积下来的财富和经验,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危机。"尤小平如是说。

 基于此,近5年来,华峰通过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在过去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实施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及适度多元战略,重点沿聚氨酯及相关产业链,逐步向上游拓展。

 2008年,华峰投资10多亿元投产聚氨酯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和铝热传输新材料产品;2010年总投资120亿元的重庆己二酸项目开工建设;2011年总投资15亿元的与温州港集团合作建设的状元岙石化仓储码头项目立项投建,总投资5亿元年产4万吨的尼龙66切片项目投产,总投资4亿元年产1.5万吨的耐高温氨纶投产;2012年在辽阳总投资40亿元的环己酮、苯深加工项目奠基……

 与此同时,华峰还于2008年试水金融业,先后成立华峰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华峰申银担保公司和成立华峰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此外,华峰还利用华峰氨纶、华峰超纤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不断整合优质资产,运作上市,努力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有机结合,支撑产业一体化发展。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或是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并没有阻挡华峰加大投资的步伐,反倒促成华峰放手一搏,借势寻求产业优化升级、结构整合调整的途径,争得柳暗花明的先机。20131-10月,华峰集团逆势增长,营业收入与利税同比分别实现31.2%52.1%的增长。

 

曲二:转方式,创新管理促转型

 

什么是转型升级?华峰集团总裁林建一曾有形象的解读。他说,所谓"转型"就是要淘汰落后产业,所谓"升级"就是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更是用"加、减、乘、除"的企业经营法则来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护航。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产业的转型,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观念、技术、管理等的转型和升级。如果说产业转型是华峰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那么自主创新就是华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近几年来,面对市场疲软、经营风险加大、经营环境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华峰一方面坚持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改成果转化升级;一方面致力于高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先后开发出了18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如:"聚合物改性聚酯多元醇研究项目""超低密度系列聚氨酯树脂研究项目""耐水解牛巴聚氨酯树脂研究项目""高透明氨纶纤维生产工艺研究项目""纳米改性氨纶纤维工艺方法研究项目""彩色绒面革的开发等项目",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促使华峰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逐步实现了产品自主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与市场的接轨,确保了企业在剧烈竞争的市场中依然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

 围绕"一核多点,开放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华峰走出了一条由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道路。

 在产品研发上,华峰选择的是与国外大公司不同的发展模式,扬弃了一味重视新技术开发的思路,以产品的应用技术领域为主,创造产品的局部优势。致力于产品应用领域的开发,努力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产品的均一性,使产品更适用于市场,更为消费者所认可。

 在研发人员选育工作上,华峰又采取了灵活措施,积极引进优秀人才。采取"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上项目"的办法,陆续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专家,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同时通过与国内的专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联系,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以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内研发适销产品,解决技术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十一五"以来,华峰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在做精、做强、做专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改升级的步伐,坚决淘汰落后产品、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不断引进研发具有先进环保、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努力建设推广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标志的绿色环保节约型项目。目前,华峰已在保温材料、铝热传输材料、超细纤维革等一大批绿色环保高科技的产品或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专有技术和发明专利,为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华峰还坚持把管理的改进与创新作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2011年来,华峰对所属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公司加强了战略与财务的管控,逐步建立起适应多元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升效益、规避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尤小平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项物质技术的创新,远没有一个根本性制度的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得艰难、来得紧迫。"纵观华峰的发展史,可以说,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引擎。

 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则和"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的思路,华峰增强了对旗下公司的管控、服务和监管力度,并及时梳理、完善以成本控制为核心,资金管理为抓手,财务监督、多方融资为保障的风险管控体系,积极稳妥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着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同时,强化内部管理,针对岗位定流程,针对工作定制度,实现岗位工作标准化、定量化的过程管理,企业管理不断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为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转型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

结合当前形势,华峰又向管理要效益入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创新创优创效活动,开展"对比标杆、改进短板、总体提升、争创一流"的对标管理活动,苦练内功降成本,千方百计提效益。

通过管理创新,华峰有效发挥了产业协同能力、发展把控能力、系统创新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成功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围绕"集团化管理"的经营定位,以持续成长为目标,实现了产业创新。二是立足营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发展模式创新。三是围绕集团发展战略,以发挥集团化经营的整体优势为目标,实现了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了企业价值,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曲三:十二五,凯歌奏响创辉煌

 

如果说"十一五"促进转型升级为华峰赢得了行业"翘楚"地位,那么"十二五"以来,加快转型升级则为华峰持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为华峰未来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华峰集团"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出炉,到2015年的华峰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开,由单一追求"数量增长"向全面追求"发展质量"转变,由单一追求"规模效益"向全面追求"协同效益"转变的号角已经吹响。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打造一体化、临港化、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加强树立绿色企业形象、诚信开放形象、行业领先形象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金融、贸易、物流等产业成为华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生力量,这成为华峰转型升级的又一目标。

根据规划,到2015年,华峰将实现营业总收入500亿元,其中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产品附加值和高端产品比重要显著提高,同时要提高品牌贡献率,形成企业、产业和产品三位一体的品牌效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到2015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科技增长对企业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同时,建立完整、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服务站。形成核心技术开发团队,使华峰的研究与开发水平跨上新台阶。

然而,"十二五"的开局期间,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及全球化工行业周期性低迷的影响,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扬、环保政策严厉等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日益凸显,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实现华峰产业的又一次新跨越?

尤小平在"三大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多元化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品牌优势战略、人才兴企战略、精细化管理战略"及企业发展的对应思路。

尤小平认为,提高产品集中度,做强做大主营业务仍是华峰下一阶段发展的主旨,而延伸化工产业链条,适度多元化发展则是华峰进一步获得更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除此之外,关注化工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极,优化产业布局,积极争取临港资源是华峰发展的前提,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化工企业形象,加强技术开发集成能力,培育创新型技术基地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效推动主业发展则是华峰发展的根本。

未来,华峰还将继续发扬勇立潮头、敢于探索、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大力培育和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创业创新良好环境,再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实现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持续成长。过去十年,华峰打造了一个聚氨酯的世界,未来十年,华峰将继续为打造一个世界的聚氨酯而努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或许,这就是华峰及其领头人尤小平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真实写照。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华峰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定流光溢彩,兴盛百年。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