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需政策“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做客中国经济网访谈实录

"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也是代表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渠道。

37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做客"聚焦2013两会--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紧扣"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改革""社会责任"等四个话题,充分展现了一个民营企业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

 

要从正面理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中国经济网主持人李焱(以下简称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经在线访谈,聚焦2013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的节目有幸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先生,尤代表,欢迎您。

尤小平:谢谢!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到中国经济网。

主持人:尤主席,我们知道温州的民营经济在全国独树一帜,人们甚至冠之以"温州模式"的称号。作为浙商中的一位代表人物,您如何理解温州模式?其核心是什么?

尤小平:温州经济是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我认为,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模式,温州的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当然"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早年靠"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了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的精神取得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成果。金融危机后,温州又靠"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新的"四千"精神赢得了蓬勃发展。但是温州现有的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发展的速度比不上西部,比不上中部,这有各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温州的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温州人只要哪里有发展,他就离开温州到外面去发展。

主持人: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浙江的民营经济给人感觉是遇到了一些困难。那么作为浙商中一位代表人物,您的切身感受是怎么样的?

尤小平:说温州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这都是正常的,现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收益就不好,当然一些好的企业在不好的经济形势下,仍然可以持续发展,对于温州的困难我们要从正面去理解,近几年,在这么一种经济背景下,温州乃至浙江还是有一大批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的。我在很多场合都有讲,这就好比气侯变化,身体不好的人先感冒。如果身体非常强壮,那么天气的变化,他有非常强的抗击能力。所以,企业在环境变化及变革过程当中,如果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很强的转型能力和很强的管理能力,就不至于遇到这个困难。

主持人:您提到说如果天气变化了,身体不好的人会先感冒,您觉得那些出了问题的企业,主要问题除了创新能力不足外,还有其它的吗?

尤小平:每个企业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有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转型升级和市场拓展能力等,总的来说,企业盈利水平还有待提升。 

主持人:您觉得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目前距离您认为的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尤小平: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来说,民营经济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现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只是国民经济的一种补充,现在已是重要组成部分,并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按照中央某些领导说,它是非常强有生命力的,适应性非常强,它一见阳光就成长、一有雨露就发芽。因此,国家必须要尽快的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增长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所以,我对民营经济今后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新36条”落实仍存技术、法律层面障碍

 

主持人:您说要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您觉得从整体上来讲还有没有障碍存在?

尤小平:现在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障碍国家也看到了,但是这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36"大家都知道,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鼓励民营资金参与到国家、法律没有禁止的领域。新的36条也是这样,鼓励民营资本多领域投资,但政策落实不尽如人意,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仍存在一些障碍,相关准入门槛还需进一步放宽。

主持人:您提到36条,前两天我在人民大会堂遇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委员,他也谈到了36条,他认为36条在有些地方执行的挺不尽人意的,很多地方执行起来有些变形,比如有一些地方的领导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变化去执行,最后使得它不能够很好的落实,当时我记得曹委员用了一个比喻,他说叫墙壁上面画饼,有点这种情况,您觉得36条在落实过程中,特别是在咱们浙江温州落实的如何?

尤小平:起码到今天为止,这个36条是不尽如人意的,我们要大声的呼吁政府有关部门真正放宽某些方面的准入门槛。 在实际操作中,从技术层面和法律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和阻碍。  

主持人:您觉得要突破这个阻碍,要振兴民营经济,现在亟待落实的工作是什么? 

尤小平:现在最需要的是要有政策的"落地",比如说交通运输方面,民营资本可以进去,把某一点、某个面要法律固定下来。当然金融改革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现在改革不能一步到位,这个我们也可以理解,所以现在很多新闻朋友们问我,温州金改声音很大,但是现在好像平静下来了。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一方面先试先行需要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继续的去推进。

 

推进利率市场化将打开金融改革瓶颈

 

主持人:您说到这个金改,很多人觉得推进的很困难,金改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推进,您怎么看? 

尤小平"温州金改"目的很明显,就是为赋予在灰色地带生存的民间资本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促进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为民间资本寻找出路。但与"温州金改"被寄予的巨大希望相比,"温州金改"从目前推进的效果看,没有重大突破,很多人感到了失望,没有真正起到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作用。从金改实施细则看,大家寄予厚望的利率市场化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等都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语焉不详的纲领性和表态性的叙述,而这些规范的公文语言,显然不是用来表述具体的操作细则,它们更应该存在于"顶层的制度设计"之中,所以说金改细则,实际上是降低了温州金改的现实价值和效用。有人认为金改曾经存在过,只是存在于大家的谈论中,现实中它根本就没有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主持人:谈到温州金改,有一个背景,就是浙江民间金融开展得非常活跃,而且特别是在2011年到2012年媒体对吴英案的广泛报道,使得人们不得不直面民间金融的作用和种种问题。您如何评价民间金融的现状?

尤小平:这个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吴英案,我非常有感触。浙江中小企业非常多,又找不到融资的渠道,同样民间资本又非常充裕,却没有投资的地方。温州实行金改先行先试也是为了把"地下"的民资引到"地面",进行阳光化、规范化,所以说,我们不能堵,不能说一概地把非法的投融资的人抓起来,因为这是抓不完的。从吴英案和温州金改的现实,我们看到,中央、地方和民间对金融改革的利益追求相差很大,中央希望在引入民间活力的同时,保持金融的稳定;地方政府希望借助金融改革扩大自身融资的能力;民间则渴望挣脱束缚,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如何找到三方利益的平衡点,实际上就决定着金改的成败。

主持人:您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对民间金融抱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尤小平:社会要包容,政府要引导、支持,要"打雷",更要"下雨"。以前人们对民间融资评价比较负面,说投机性很强,这也是没办法的,比如说国外有多层次的投资渠道,而我们现在民间资金的投资不是地产,就是股市,存银行又没有CPI涨的快是亏的。比如说新国五条提出来的要增收20%的个人所得税,有的老百姓说,我现在生活好了,农村有一套房,现到城镇再买一套小房子,算不算第二套,这是个问题,所以对于金融改革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一些政策问题,我们相信国家在改革创新这个步伐是不会停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说,一有了钱投向股市和房地产,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就像人有了钱不愿意做实业。您是做实业的,他们投入到获得财富很快的渠道当中去,这种渠道对您有没有诱惑?

尤小平:当然有诱惑,我非常羡慕他们。当然也恰恰因为我们耐得住寂寞,才有企业今天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主持人:我们也了解到咱们底下有华峰小额公司,您介绍一下情况?

尤小平:是的,华峰小额公司目前从规模、运作和盈利水平来说都是全国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我的理解,它是金融改革的一种衍生,为中小企业和服务三农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对于小额公司的发展,我认为首先自己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完善,要始终保持走在这个行业的前列。不管今后政策怎么变,或者说转型村镇银行也好,你总会得到政府的认可和社会的中肯评价。

主持人:您觉得温州金改给人感觉到推行比较慢,您认为要快速的推进,需要做什么?

尤小平:要快速推进要解决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化问题,如果利率市场化解决的话,金改这个瓶颈就基本突破了。当然,金融是我们国家的命脉,我们不能说放开就放开,我们还要防范很多不规范,很多外部的因素,这也就是我们在先行先试中缓慢前行的状况吧!

主持人:我们看到浙江的民营企业有很多现在已经开始实施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尝试着走出去,有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民企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有些地方遭遇了贸易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民企应当如何积极应对?

尤小平"走出去"是民企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的目标是"强身健体",从贸易来讲,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虽然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不够以及便宜等,时常有产品遭遇到贸易壁垒,甚至是反倾销,但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大舞台、这个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游泳中学会用用,从弱小走向强大,经济全球化,这个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将难获得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您说得非常有道理。一直以来您很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您认为目前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处在一个什么水平?

尤小平:处在怎么样的水平我不好说,总的来说,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企业也雨后春笋地成长、又铺天盖地地冒出来。企业多了,肯定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去做,我相信这些企业是暂时的,也是少数的。但很多企业还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去经营的,按照自己最起码的诚信道德去负责任的做好自己产品。不管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员工职业健康等等,一个企业如果你不把这些做好,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与认可,那你的企业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六年在两会上都提出在企业界推广"责任关怀"的理念,让所有企业都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华峰集团的领头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首先我把安全生产、负责任地做产品视为己任,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关怀自己的员工及让员工成长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我认为,做好这些也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主持人:您这样一说,很多看了我们节目的观众都要问,华峰还招不招人啊,都愿意去您那里了。您刚才说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的责任会更重一些,我们了解到,您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之前,专门组织了一场人大代表建议案征集座谈会,专门向各界征求各方建议,吸纳各界人士意见,共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您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呢?

尤小平:我们应该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而且也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现在我们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荣誉,还有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才有资格参加全国的两会。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组织这个征集民意民声的座谈会,就是了解基层老百姓的一种诉求和需求,把他们的声音带到国家这个层面上予以解决。有的不能解决的,我们就积极的去推进呼吁,当然,这也是我们履行职责外的一种感恩回报。

主持人:这次座谈会有哪些征集来的信息被您带上了全国两会?

尤小平:一个就是农民工的户籍改革问题,户籍问题不解决今后也是问题,但是解决的话,还有一系列的问题要配套。另一个是外地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基层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创新问题。

主持人:看来这次座谈会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问题,您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您觉得如何履职才能更好地完成人大代表的使命?

尤小平: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我还是这么一句话,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调研和征集民声民意民智,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两会上供国家政府决策;另一方面我又要把两会的精神学习好、学习透,再回地方上去做好宣传贯彻,并把这些精神作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落实,把企业做强做大,造福社会。(本文有删节)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