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生命的支点

——华峰集团2012年“质量月”活动回顾

本刊记者  刘贵高

  短短二十一年,华峰从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为如今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百强”,聚氨酯树脂、氨纶两大系列产品被国家名牌推进委员会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聚峰”、“千禧”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规模名列“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面对华峰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心生钦佩,并慕名而来,探求其中秘诀。然而,华峰的秘诀在于没有秘诀,华峰的秘诀就是:宁可损失千万产值,也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

  翻开华峰的发展史,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已被华峰人牢牢地握在手中。华峰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环保、节能新产品开发”为方向,投入巨资,建立了上海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积极开展工业化试验实践,不断引领化工行业向国际一流的高品质的新材料领域进军。通过科技创新促进集团整体创新,通过整体创新推动集团整体发展。

  在华峰,人们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运送货物的车辆来去匆匆,洽谈业务的客商络绎不绝,生意红火。因为华峰人深知,只有高品质的质量,才是对用户最好的承诺。

  每年九月份,华峰集团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质量月"活动,并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QHSE理念和"持久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方针,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9月,华峰集团以深入开展“深化文明创建、负责任地做产品”主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2012年全国质量月提出的“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进建设质量强国”活动主题,提前策划,层层发动,在全集团范围内广泛开展质量月活动。活动开展中,集团各公司在推行"以质量促生产,以生产促销售"的同时,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和活动办公室,结合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主题活动,发动全员参与全过程质量管理,全方位提升品质管控,多层面增强风险防范,强化内部生产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健全了内控体系,提高了员工素质,保障了质量安全,巩固了华峰品牌地位,实现了产销两旺。

  强化生产过程控制,负责任地做好产品

  重点落实了“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专项工作,打破了往年从质量竞赛和质量考试等知识普及为重点活动内容的模式。“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专项工作,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各个关键因素入手,通过开展加强工艺检查、加强控制标准的执行、完善过程控制的考核和持续推进"作业标准化"等工作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均一性。

  通过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为负责任地做好产品夯实了基础,并为完成全年产、销任务提供了保证,也为今后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

  标准优化质量管控,不断完善考核机制

  积极整合研发资源,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强化绩效考核,在加快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开发的同时,通过加强自有技术的专利申报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提升集团的行业影响力。

  通过改善现场作业环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升员工工艺控制能力、制订标准实施巡查制度,开展查找隐患和技能比武等活动,为质量事故上“锁”,将质量关口前移。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各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在考核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进行比例分配,质量比例须大于产量比例,每道工序均要保证质量的持续稳定。将过程方法作为质量管理的原则,使产品实现的过程可控、可测,所有标识和记录可追溯,不合格品随时可以得到监控。

  针对安全生产和质量提升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以奖励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质量管理。同时,还通过添置专业书籍开展读书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使“质量月”活动真正深入人心。

  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执行操作规程的要求和接受检验人员的监督外,各公司通过“车间主任与员工互动”等多种形式,将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改进。如普恩公司的聚合发泡工序,在对混合器出口皮管进行蒸汽热处理后,解决了生产时物料在皮管内发泡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动使发泡速度趋于稳定、泡体平整、杜绝了废泡和软泡的产生,在整体质量控制上得到了稳定提高。

  在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各公司还十分注重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抓业务质量,各公司先后开展了区域营销人员风险培训讲座,把风险意识植入到每位区域经理的脑海中,并对营销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激励其开创业务新局面。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集团各公司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员工岗位技能,从而使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质量追求卓越,是华峰永恒的主题

  以质量追求发展,以质量追求卓越,是华峰永恒的主题。

  2012年“质量月”活动期间,全集团营造并形成了领导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了影响广泛、带动性强的主题宣传活动和多层次、广覆盖的主题教育培训活动,注重把开展“质量月”活动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结合起来,同“深化文明创建、负责任地做产品”活动结合起来,发动员工广泛参与,使质量成为熔铸企业生命支点的活动,成为书写企业尊严的活动。

  维护行业利益  提升企业竞争力

  ——华峰氨纶反倾销案例剖析

  本刊特约记者  吴海峰

  我国加入WTO以来,温州先后有20余种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其中不乏奥康集团遭遇欧盟发起的对中国企业生产的皮鞋类产品反倾销制裁。而华峰氨纶作为主发起人之一,主动提起对进口氨纶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第一次扛起了温州企业反倾销旗帜。2005年2月,华峰氨纶为维护行业和自身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联合山东烟台氨纶、绍兴龙山氨纶等20家国内氨纶生产企业,向国家商务部正式提交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氨纶进行反倾销调查。经过为期一年的反倾销调查,2006年5月,商务部发布公告初步裁定原产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氨纶存在倾销,华峰氨纶反倾销初战告捷。2006年10月,国家商务部正式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氨纶作出反倾销裁定。

  自2006年氨纶反倾销裁决以来,五年的反倾销有效期已于去年10月份到期。为防止进口氨纶对中国大陆继续倾销,华峰氨纶公司联合多家国内氨纶企业适时提出了氨纶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经过一年的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于2012年10月裁定在氨纶反倾销期间发布的反倾销公告范围和反倾销税税率继续征收,为期五年。至此,华峰氨纶反倾销复审裁决宣告胜利。

  回顾华峰氨纶反倾销之路,不仅为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行业和自身利益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为公司在今后的经营管理决策上留下诸多启示。

  知难而上  为行业和自身的发展而战

  氨纶以其优异的品性和高昂的价格,曾被誉为“贵族纤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氨纶产品尽管在品质上逐年提升,但其在价格上却一路下滑,产品的盈利空间令包括华峰氨纶在内的众多国内氨纶企业在严寒中艰难前行。

  2002年均价约为每吨8.6万元,此后逐年下滑,2005年均价一度降至每吨5.5万元,如此严峻的形势,一方面由于国内氨纶生产厂家、产量大幅度增加所致,但从另一方面看,国内氨纶价格持续走低,其中很大原因便是国外和台湾地区的氨纶大量低价倾销中国大陆市场,拉低了国内市场的氨纶价格。提到进口氨纶的低价倾销,有一组数据令人震惊。据调查证据显示,倾销进口被调查产品的平均价格在2001年至2004年的调查期内低于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18.29%——30.40%。此外,在调查期的后期,倾销进口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大陆出口平均价格仍呈下降趋势,其中, 2003年比2002年下降2.52%,2004年比2003年下降4.63%。种种迹象表明,进口氨纶的倾销是导致国内氨纶价格持续走低的最大元凶。

  在国内氨纶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中国大陆氨纶产业本应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更合理的利润,但由于倾销进口被调查产品的持续大量、低价销售,致使国内企业开工率不足,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峰氨纶的领导层果断作出决定,联合国内氨纶企业下定决心要打赢这场“国际官司”,为行业和企业的生存赢得空间。尽管这是国内当时为数不多的反倾销申诉案,然而华峰氨纶却能知难而上,这股勇气和信心在当时的企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协会牵线  行业抱团出击频传捷报

  我国反倾销十多年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案件申诉方一般都是企业,不像欧美国家多由行业协会代表企业提起反倾销申诉。然而,在中国加入WTO早期,中国化纤协会是例外,它曾经多次代表化纤行业对国外产品提起反倾销申诉,其中就包括涤纶短纤维和聚酯切片反倾销申诉,以及氨纶反倾销申诉。

  2004年4月,中国特种纤维行业会议由中国化纤协会牵头,华峰氨纶公司具体组织在温州召开反倾销企业专题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以华峰氨纶、烟台氨纶和绍兴龙山氨纶为代表的20家中国大陆氨纶制造企业形成了对进口氨纶反倾销的初步共识。此后,化纤协会还组织召开了十多次会议,各相关企业积极提供材料,配合调查,推动反倾销工作顺利开展。正如当年郑植艺会长所说:“组织反倾销是协会的本职工作,不做就是失职。”

  正是由于协会在行业内的牵线,华峰氨纶与烟台氨纶、绍兴龙山氨纶等国内多家氨纶企业由竞争对手变成了并肩奋战的“盟友”,为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发展空间,并为推动反倾销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

  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005年,氨纶反倾销立案公告发布后,仅在一年调查期内,据海关数据统计,同比减少氨纶进口8956吨,下降26.8%;进口金额14791万美元,同比下降27.2%。

  反倾销终裁发布后,国内氨纶的开工率大幅度上升,氨纶市场价格逐步回暖,库存减少,盈利空间明显增长。然而,随着5年终裁期的结束,尽管近期国家商务部公告复审裁定反倾销措施将继续执行5年,但是其利好面却十分有限。目前,全球50%以上的氨纶产能集中在我国,但我国氨纶行业的集中度依然偏低,多数企业热衷于价格战,企业行业利润逐年下降,产业竞争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另外,我国大多数氨纶产品的价格已经低于国外产品价格,因此即使不反倾销,国外产品也没有价格优势。所以,尽管对进口倾销产品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为国内氨纶产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当前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已变得十分有限。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式,氨纶企业唯有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加强内部管理,才能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近年来,华峰氨纶公司将推进技术创新和提升成本优势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最有力的抓手。在新产品的研发、风机余热利用、废丝回纺等重大项目上不断突破,从而培育产品优势。同时,努力实现满负荷开车运行、应用多头纺技术、稳步提高纺丝速度、大力推进精益生产,实现人工成本和原料能源消耗的进一步降低。

  回顾反倾销工作,行业一致行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而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华峰氨纶不仅学会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身权益,也让公司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

  “孔颜之乐”与企业“幸福管理”

  文/段俊平

  在企业这一组织内,培养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有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家除了给员工提供物质报酬外,还要给员工提供精神报酬,这是对企业管理者更高的要求。毕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西方管理学更多的是关心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员工的外在表现,而要想做到幸福管理,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走中国化幸福管理之路。传统的儒家哲学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最重要的是追求物质外的精神幸福,在企业中用儒家文化管理和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幸福观,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员工幸福管理,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往往是超越物质之上的,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佛家,均把精神上的满足作为人生幸福的最终追求,把道德和气节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之一。中国的文学作品把神仙的生活往往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富足者,物质只是人生在世的一个基本生活需求,这其实与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图”是相一致的。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生的最终需求,他只说出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一部分,中国人更多的是在意自修,“心外无物”是修的最高境界。

  儒家经典故事——“孔颜之乐”其实是中国人幸福观的集中体现。《论语·雍也》里有一段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的实际意图并非是要人们刻意追求清贫,而是通过对颜回的赞扬,表达了儒家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和衡量标准。孔子认为,幸福与快乐与否和物质没多大关系,“安贫乐道”就是儒家的幸福观。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居住环境简陋,吃着粗茶淡饭,只要精神富足,人生也能乐在其中,仍能孜孜好学,仍能感到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孔子在《论语·述而》对这种幸福哲学理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即便是吃简单的食物,喝白水,弯起胳膊就能当枕头,快乐自在其中。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孔子这种对快乐和幸福的论点和阐述被后人称为“孔颜之乐”,这是儒家幸福观的典范。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最大的追求与幸福就是“乐道”,这里的“道”就是人生理想。只有把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对理想的追求上,这个人就能“安贫”。而人生的理想源于每个人内心的追求,每个人的理想又不一样,但人生理想绝不是单纯的“吃喝玩乐”,而一定是泛众的,每个人的理想不一定多高远,但一定是建立在道德之上。

  回到企业组织,“孔颜之乐”告诉我们,在企业组织中要想做到幸福管理,首先要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让员工有理想和有追求,要改变员工的心态模式。员工的心态模式很重要。只有员工有了一颗超然的心态,才能对人生有幸福感。要让员工明白幸福来源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来源于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而并不取决于拥有多少物质。如能建立一种像“孔颜之乐”一样“安贫乐道”的幸福观,员工就能经受物质利益诱惑,减少虚荣带来的内心折磨。无论面对如何复杂多变的环境,都能保持一颗恬淡、安然的内心。这样的企业就会形成一个人人能感知的幸福环境和氛围,幸福管理就会开花结果。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家境优厚的知识青年奔赴西北的小镇——延安,甘愿过清贫的日子,并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他们却感到很幸福,只因他们有理想、有正确的幸福观。解放后那些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他们在国外过着优越的生活,但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没有抱怨,脱下西服穿上粗布中山服,马上变成了一个普通劳动者,并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今天的企业员工无论在什么企业,比起他们,艰苦程度和所处环境要好得多,却为什么一些人没有幸福感?关键是没了理想,没了追求,更没了正确的幸福观。所以幸福管理的关键要从员工的人生价值观入手。

  幸福管理还要培养员工建立乐天豁达的包容观。孔子和颜回之所以在任何环境都能有幸福、喜悦的感受,是因他们不但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更因他们有乐天豁达的包容观,对当下的环境和处境有一颗乐观的包容心态。从不挑剔环境,而是用强大的内心世界去包容和接受当下,每时每刻内心与外部发生的一切形成一体,不批判、不抗拒,贫乏就享受贫乏,疼痛就享受疼痛,简陋就享受简陋,在乐天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去改变环境和不利氛围。如果在一个企业中,我们的员工能像孔子和颜回一样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岗位,都能在每时每刻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谐相处,安住当下,少一分幻想、浮躁,多一分专注、钻研,自然就能从内心深处流露出喜悦的力量,并以积极的心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当下环境,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忧人--这便是幸福管理的目的。

  幸福管理还要教育员工树立“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靠别人得来的”理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与幸福从来都是光顾努力奋斗和辛勤耕耘的人。人生在奔向幸福之路上的种种奋斗历程本身就是幸福,幸福有时是一个结果,有时也是一个过程。历史和现实中,任何人无论是事业和家庭都有一部酸甜苦辣的奋斗史,却没有人会从别人那里获得幸福。幸福管理要教育员工树立知足常乐的人生理念,有幸福感定要知足常乐。每个人由于家庭、文化、社会环境及其他因素,客观上造成了一些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公平,但如何看待这些,也是每个人是否幸福的关键。能改变的积极去改变,不能改变的顺应它,但在心态上须有一颗知足的心。知足并不是让员工不上进,幸福管理就是既要让员工积极努力创造幸福,又要让他们有知足常乐的人生理念,这样,员工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

  幸福管理还要教育员工树立质朴、自然就是幸福的理念。孔子想做些平天下的大事,但一生都不太如愿,过着“丧家犬”般的生活,但从他的谈话中除了有一些报国无门的无奈外,并没有不幸福的感觉。原因在于他并不刻意追求外在环境的条件,在简朴自然中寻求生命的质感,不被虚荣所累,简单生活同样能承载厚重情怀,在箪食瓢饮中享受快乐。现代人之所以离幸福越来越远,是因有一个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幸福是繁荣,幸福是别人的崇拜,幸福是自我的高人一等”,因有这个错误理念,人们在不断的追逐中难以满足虚荣心,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幸福感荡然无存。引导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放弃一味追求外在身份的标签,树立质朴且自然的幸福理念。

  “孔颜之乐”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幸福观对企业的幸福管理具有启发意义,如让员工拥有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超然气质和包容豁达的知足心态,无疑,这个企业是幸福企业,这个员工是幸福员工。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