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与大爱树起的楷模

——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颁奖纪实

本刊记者  一舟  刘贵高

  华峰集团出资1000万元,在温州大学设立特殊的基金,不奖学业成绩,专奖品德高尚师生。4月11日下午,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颁奖典礼在温州大学演艺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华峰品德奖分别设立"敬业奉献"型模范、"自强励志"型模范、"助人为乐"型模范、"诚实守信"型模范、"敬老爱亲"型模范。

  这是一个大潮汹涌的时代。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总有一些不变的感动留存于我们心底,鞭策我们奋发,激励我们前行。

  找寻身边的感动,感受榜样的力量。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评选活动自去年12月份启动以来,引起了温州大学全体师生的广泛关注,经各学院、各部门推荐,对先期产生的21位候选人(集体)通过校报和网站给予公示,然后经过师生投票、专家评选等各个环节,最终确定10位(集体)获奖者。这10位获奖者均为思想品德表现突出的温州大学离退休老同志、教职员工、学生、校友及集体,他们是:谷亨杰、郑超豪、廖学海、周艳梅、周学耐、陈明雷、陈彩芬、张力学、"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者俱乐部,以上获奖者的事迹可谓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们用真情与大爱铸就了榜样的力量。

  颁奖现场:不仅仅是感动

  鲜花、奖杯、泪水和掌声,衬托着这个春天的下午,写意着偌大的温大校园。

  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10位(集体)获奖者的感人事迹,再次叩响了温州大学弘扬"溯初精神"、续写"大爱情怀"的时代强音。在令人动容的颁奖典礼上,我们随着VCR的镜头见证了他们在平凡中默默奉献、于无声处创造的闪光价值。

  【人物:谷亨杰】

  他1930年12月出生于永嘉县西源乡梅坦村,曾任原温州师范学院院长。在温州教育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从大学毕业后到高师执教,一直从事高等师范化学的教学科研,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主编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已重印了20多次,累计印数22万余册,全国约有100多所大专院校使用。如今80多高龄,身体仍硬朗的他,却与癌症抗争了10多年。他积极乐观,带病下床,热心公益,他说自己从事教育40多年,却对家乡关心甚少,深感内疚,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做点贡献,于是带头捐款1万元,集资筹款共100多万元,帮助梅坦村建成了梅坦圣雄希望小学,还帮该村建立西源乡市级蔬菜后备基地1200亩,楠溪江梅坦红豆杉开发场,并帮助筹资在希望小学旁建成梅坡二桥。他努力争取市慈善总会支持,组织医学专家去该村义诊,免费送药3万多元,并给癌症患者和烈士子女申请救济金数千元。

  颁奖词: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位已与癌症病魔抗争十年的耄耋老人。院长任上,他积极促成温州师专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他所编著的《有机化学》教材,全国通用发行20年;退休后,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希望的种子已在乡村发芽。

  【人物:郑超豪】

  他是生于浙南飞云江中游沙洲村的一名知识分子,现任瑞安市温州大学校友会会长,瑞安市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也是瑞安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他乐善好施,以己之力牵头成立了6个民间慈善基金。他以润物细无声的水之柔,做出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迹。从2005年创立陶山教育基金,奖励陶山片区优秀学子和教师,到2008年的华鑫道德基金,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新风尚,再到2010年设立的温大校友会反哺基金,反哺母校,服务校友,回报社会,他始终坚持做着慈善事业,从未放弃。他常说,人活在社会上,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慈善只不过是尽责的一种形式。他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颁奖词:他是我们的优秀校友,走出校门后,在事业上成就辉煌。从党校的普通教员到常务副校长,他大胆创新,摸索出了一套新型的办学模式和方法;他乐善好施,以一己之力牵头成立了六项民间慈善基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商业智慧的慈善模型。他的大爱精神令人敬佩,他的慈善事业蜚声省内外。他的爱心似润物无声的春雨,弘扬着传统美德,传递着人间真情。

  【人物:廖学海】

  他来自重庆边远的贫困农家,家有年过古稀的老奶奶、因年幼时从山崖摔下头部严重受伤而留下后遗症的妈妈、失业在家的爸爸和遭遇车祸的弟弟。面对种种不幸,他没有丧失斗志,而是更加奋发向上,勇敢地挑起了肩上的重担。进入大学以来,他刻苦学习,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一、二等助学金;荣获国家节能减排二等奖、全国算量大赛浙江赛区一等奖、省挑战杯三等奖。与此同时,他还主持立项了省"新苗计划"一项;主持并结题校课题一项,获得诸多荣誉。风雨兼程人生路,学海无涯苦作舟。他坚信:过去的已成为历史,明天的太阳会为他升起。

  颁奖词:两年里,3位亲人相继住院治疗,他用坚强和孝心帮助亲人恢复健康;3年来,主持参与省"新苗计划"等5项课题,获全国学科竞赛大奖,他用刻苦和拼搏演绎人生的精彩。家虽贫,学不辍;身虽劳,犹苦卓。他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人物:周艳梅】

  在大二时,她发挥专业特长,接管温州大学创业园印、鞋样工作室,参加了由温州电视台举办的"创业加油站"栏目,并得到一家企业赞助的30万元项目启动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大公无私,三顾茅庐的刘备是求贤若渴,那么曾两度放弃学业,最后依然走上求学路的她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无疑地,怀揣求学梦想的她并不像同龄人一样过得轻松,几乎没有收入的养父母根本无力支持她,学费、生活费对刚跨入大学的她来说就像天文数字,而瘦弱的身体承载太多的压力,一度使她透不过气,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是在泪水中度过,她也曾恨过埋怨过,可是坚强终究让她明白苦难是一笔财富!

  颁奖词:不幸的家庭,苦难的童年。两度高考被录取,却又无奈放弃,当命运无情戏弄她的青春年华时,她依然满怀感恩之心,怀揣成才梦想,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坚强。已成功获得30万元项目启动金的手绘鞋工作室见证了她的辛勤付出和华丽蜕变。

  【人物:周学耐】

  她是一名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女孩,2005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就读本科,2009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温州大学继续深造。由于家庭变故,她的母亲遭受重创导致精神失常。为了帮助父亲减轻生活负担,帮助母亲早日康复,她一直刻苦学习,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50元,为省两块钱的车费在风雪交加的夜里跑步回校。家教、勤工助学俨然成了她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着家庭,她用瘦小的背影证明着自己的坚强,也用优异的成绩证明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颁奖词:她,几度辍学,却依然没有停下逐梦的步伐;她,几经变故,却始终坚守对父母的孝敬。举步维艰时,她笑迎前方;热泪盈眶时,她仰望蓝天。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80后"大学生的坚忍不拔和自强自立。

  【人物:陈明雷】

  7.23动车事故发生当晚,他以自己微的力量带动身边的同学第一时间投入救援。他冒着风雨,踩着泥泞,连夜赶到事发地点,一口气救出了5名轻伤员。他赶赴康宁医院做志愿者,帮助照看伤员,为伤员家属看顾小孩,并帮忙寻亲,成功帮助了五六对家人团聚。他设立了寻亲平台,便于接待远道而来的家属。他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特别报道。他感言,虽然志愿者能做的事情很小,但他会坚持下去,尽可能给大家提供最大的帮助。

  颁奖词:2011年7月23日晚,浙江温州,大雨倾盆,雷鸣电闪。中国铁路史上首次动车特大事故骤然发生,死伤200余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义无反顾:赴现场救援,做志愿者,设寻亲平台,接待远道家属……他的志愿行动和大爱精神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表扬,也感动了温州市民和无数网民,更诠释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担当。

  【人物:陈彩芬】

  她自2008年担任温州大学C区2号楼宿舍管理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规范工作行为,以良好的工作态度与饱满的工作热情,竭诚为在校学生服务。她积极配合公寓辅导员做好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监督工作,水电日常的管理,及时处理和汇报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在工作中,她始终微笑待人,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上情下达",真诚解决学生难题。她的亲切和尽责赢得了学生认可。

  颁奖词:她管理宿舍尽职尽责,她照顾学生细致入微,她用真情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宿舍楼,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陈妈妈"。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最朴素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位归巢的学子。她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工作,却用最多彩的方式告诉人们:有美丽的心灵就会有美丽的生活。

  【人物:张力学】

  自1982年8月以来的27年里,他把全部力献给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和深爱着的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院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他以身作则,致力学风建设,所带班级在校学风是最好的,每届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优秀率、考研率全校领先;他悉心辅导考研学生,培养了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林文瀚,北京大学博士生并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科学研究的陈冰子等不少优秀人才;他不曾放弃过一个学生,尤爱基础薄弱的学生,鼓励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成为栋梁之才;他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讲究教学艺术,在教学改革方面、教材建设方面做出显著成绩;他潜心科研,获得多项荣誉,深受学生爱戴。他感恩社会,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上下求索,执着奋进,携手学生一同走向成功的道路。

  颁奖词:俯仰之间,20多年如一日。是你,用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是你,以起早摸黑的工作,无私奉献的真情,抒写了无尽的师生情谊;是你,用专研业务、潜心科研、精益求精的韧性,让我们感受到了仁厚师者治学的榜样力量!挚爱学生,爱岗敬业,指的便是你--向你致敬!

  【人物:“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

  成立于1990年的"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在这22年间,协会的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新颜旧颜的更替始终不变的是对"敬老爱老"传统的继承,对"敬老,爱老,永不离弃"承诺的恪守。协会发展至今,已经相继在温州市建立了5个服务基地,2支服务队,为各社区、敬老院提供志愿服务。他们持之以恒地为老人们服务,打扫庭院,为老人按摩、剪指甲,帮老人买米送煤,做的都是琐碎的事,但给的爱确是最深沉的。他们用爱的音符,谱写了一首首青春赞歌。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人,在校学生、社会人、媒体人,特别是2010年阳光青协洪殿敬老20周年纪念和2011年"为温州百位老人圆梦"活动更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颁奖词:他们带着作业行走在路上,是为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放下阳光的假期,是为了成为最美的阳光。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执着的温情;不是短暂的冲动,而是无悔的抉择。22年,他们用不变的承诺换来了老人们幸福的笑靥。

  【人物:无偿献血者俱乐部】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再生的生命",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无偿献血者俱乐部就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在2006年成立后的五年时间里,做了大量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了浙江省首个高校学生血型数据库,筹建了首个大学生无偿献血网,并以各种形式分别赴农村、乡镇、社区、企业、街道开展了100余次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作为一个主要从事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和组织的学生公益组织,该俱乐部目前共有500余位在册志愿者。自俱乐部成立以来,共有5000余人次在俱乐部的宣传和服务下,进行了无偿献血。组织、参与紧急献血10余次,为温州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颁奖词:他们认认真真做好了一件事,用行动书写关于生命的故事。在乡野间奔走即是乐,在危难处捋袖不留名,他们是罗山脚下最亮的星。他们的微笑,是阳光的沉淀,更是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美丽的心灵,铸就了最美的青春。

  现场互动:那些最真切的声音

  当人们停留在VCR那些一晃即过的镜头前,当人们悄然流着无声的泪水时,说不清的感动淋湿了亢奋的心情。

  颁奖典礼现场,是一片被感动的海洋,是一片波涛起伏的海洋。

  鲜花、奖杯、泪水和掌声,感动无处不在。

  而让人最为动容的,是在颁奖期间穿插的主持人与嘉宾和获奖者的现场互动。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再一次聆听那些最真切、最感人的声音:

  主持人:请问林总,华峰集团捐资设立华峰品德奖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量?

  林建一:此时此刻,我非常感动。温大是我母亲的母校,是外婆家,每次走进温大,我都有一种亲切感。华峰集团捐资设立华峰品德奖,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对温大德育工作的赞赏和支持。大家知道,温州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众多品德兼优的人才,他们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设立这一奖项,也是表明我们对温大人才培养特别是德育工作的一种赞赏和支持。另一方面是企业参与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我们华峰集团一直坚持"以德为先"的人才观,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的设立是个起点,也是个试点,今后,我们还将更多地自觉地承担起参与和支持学校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本次华峰集团出资1000万元在温州大学设立"华峰品德奖"基金,虽然基金微不足道,但设立奖项这一举动,则可以表明华峰集团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关注,重视与责无旁贷的态度。

  主持人:请问谷老,您当年在自己工资收入每月只有200多元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拿出一万元办希望小学?

  谷亨杰: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我从来都没有领过奖,今天是我第一次领奖,心情非常激动。当年我每个月工资只有200多元,一万元拿到现在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在那个时候却是我4年工资的总和。我认为,钱是身外之物,能为社会作些有益的事情,也是我的幸福。

  主持人:请问郑校长,您当初是怎么想起要做慈善事业的?

  郑超豪:我2005年开始慈善事业,2007年在华峰集团的全力支持下,创设了华峰诚志助学基金,迄今该项基金已先后帮助400多位贫困生读完了大学。要说我当初是怎么想起做慈善的,有三个理由:第一,是社会的需求;第二,是自己认为有能力了,这个能力在于已经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第三,也是我个人的夙愿。我认为,人活在世上,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我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主持人:大家看到的廖学海、周艳梅、周学耐三位普通大学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同学们,虽然家庭的不幸带给他们生活的困境,但是坚韧的毅力告诉他们,过去的已成为历史。我想问问三位自强之星,是一种什么精神让你们坚强地走过来?

  廖学海:我认为,一个人需要不断历练和打磨,只有经过历练和打磨的人,才能有所成就。刻苦、自信、理想,使我坚强,使我奋发。

  周艳梅:我想,人生的路很长,坚持一下就好了。多一份坚持,就多一份希望。

  周学耐:坚强,对我来说,是来自亲情的力量。不应该放弃追求的精神,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得更好些。我鼓励自己一定要有责任担当。

  主持人:张教授,听说您当班主任几十年,每当新生见面,您对学生都了如指掌,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学生都愿意向您倾诉,您为什么要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

  张力学:今天能够站在这个领奖台上,首先,我非常感谢华峰集团和温大的师生员工。30年前,我有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宣誓,感受过那整齐的步伐和激动人心的场面。数十年来,我见证了2000多名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非常敬重我。在我的观念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很大潜力的。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书写辉煌的历史!

  阳光路上:今天只是起点

  鲜花、奖杯、泪水和掌声,衬托着这个春天的下午,写意着偌大的温大校园。

  十个身边的感动事迹,十个获奖的人物和集体,共同谱写了一曲大爱温大的华美乐章。

  温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福生不无感慨地说:和大家一样,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为学校有这样一批在平凡中默默奉献、于无声处创造闪光价值、积蓄道德力量的师生员工和校友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他们是温州大学的道德楷模,是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手,是当代温大最可爱的人。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大爱情怀"在温大的过去不曾泯灭,今天和未来也一定不会丢弃,而且会更加发扬光大,"溯初精神"在温大会更加璀璨夺目。与之一脉相承的"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办学传统和"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一定会成为所有温大人克难攻坚、砥砺风雨、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鲜明精神引领和巨大内在动力。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才,无悔的付出铸就无悔的人生。

  感动无处不在。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十段感人的事迹,是十个获奖人物和集体用真情与大爱铸就的榜样的力量。

  感动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

  而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像这样感动的事迹能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薪火相传。

  阳光路上,你我相伴;阳光路上,大爱无疆。

  而今天仅仅只是一个起点。

 

  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

  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

  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们,心中暖洋洋。

  阳光路上,无限风光。

  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阳光路上,旗帜飞扬。

  科学发展为和谐的中国,引领方向。

评论 

道德的力量

刘贵高

  近日,沸沸扬扬的"皮革胶囊"事件,又一次把人的道德良心拉到了审判台。

  我常常叩问自己,这世界是否还有信仰的存在?如果有,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如此迷茫,失去了方向却浑然不觉;如果没有,那么我们生存的意义又在哪里?

  哲学家萨特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人向善求真的意志和道德的力量!

  然而,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后,食品安全、生活品质、环境保护等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道德危机、伦理价值的滑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从"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到"毒胶囊",从"权钱交易"、"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到"假冒伪劣",频频出现的各类事件触目惊心,显露出社会的失范,考量着每一个人心中最深处的道德底线。

  政无德不威,商无德不信,人无德不立。在红色价值观大讨论的今天,华峰用"品德奖"扛鼎起道德的大旗。正如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所言,"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的设立,旨在弘扬温大"厚培德本"的优良传统,践行华峰"以德为先"的人才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社会树立起崇高的价值导向,营造学习品德模范、崇敬品德模范、关爱品德模范、争当品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似林间的响箭,划破沉睡的寂静;似严冬的报春花,带来温暖春天的讯息;似冲破云层的霞光,扫去尘世的暮霭;更似黑夜里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人们迷失的信念之路,重新唤起世人的希冀,让道德的光辉照亮大地。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就如同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是颓废的,也是麻木不仁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事情,也不用感人的口号和话语,其实件件小事,颗颗爱心,都在践行着我们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理解和感悟。

  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推举出的十个获奖人物和集体,既没有振聋发聩的宣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只是在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义务,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他们只是在困难面前显露出那一份坚强,在求知的道路上展现自强自立的光芒。他们是可爱的,他们是令人敬仰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楷模。"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们在用自己的信仰和爱真切地感动我们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心灵去影响更多的人们。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20多年来,华峰集团秉承"以德为先,适者为才"的人才理念,弘扬"人的价值至上,共同价值至上,社会价值至上"的宗旨,时时处处为谋求员工发展着想,为创造用户价值着想,为承担社会责任着想,坚守企业的道德底线和履行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

  找寻身边的感动,感受榜样的力量。首届"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的成功举办,只是个试点,更是个开始,今后,这朵"道德之花"不仅在温州大学开,华峰集团开,更会开遍大江南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