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责任

——来自华峰集团的环保实践

■ 本刊特约记者 金少策

    在华峰氨纶公司东山厂区内,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农场河,河长数百米,此处水草丰富,河水干净,鱼虾游动。华峰集团的员工和周围居民常把此地作为休憩之地,在河边游玩,甚至钓鱼。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也经常出现在这里,除了欣赏沿河景观,他最关心的是河水质量。

    让尤小平深感欣慰的是,近年来,河水一直清澈,华峰集团养在河里的鱼,越长越大。

    清澈的河水是华峰集团多年来奉行环保发展的直接成效,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华峰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个性化、人性化、高质量的安全绿色环保新产品,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多年来,华峰集团在厂区绿化、节能减排、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累计投入已达8000多万元。

    华峰集团是如何履行“绿色责任”的?又是如何围绕这一定位开展环保治理的?华峰集团的环保治理成效到底如何?2011年12月初,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该企业,深入企业体验其环保实践。

环保开放日

    在华峰集团总部所在的浙江省瑞安市莘塍工业园区内,有一条温瑞塘河的支流,多年来,由于受到周边企业的废水污染,该河一度臭气熏天,这一情况被广大民众所关注。

   “当时有网友在瑞安论坛上发文,声讨周边企业对河道的污染,”华峰集团氨纶公司企管部副部长朱少正是专门负责环保宣传推广工作,他所在的部门负责统筹整个公司的环保相关事宜。

    网络的声音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经过多年整治,涉及污染的企业悉数搬迁,然而,华峰集团却因注重环保的投入与改善,而赢得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好评。

   “政府和民众了解华峰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为了证明我们的污水废气处理没有问题,我们通过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来宣传推广华峰的环保理念。”朱少正说,“环保开放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该活动邀请附近居民、人大代表、新闻媒体前来参观。

    在“环保开放日”当天,华峰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会向来访者介绍公司环保理念、污染物排放信息、环保治理工作、责任关怀等。在听取介绍后,来访人员还可以在公司环保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污水处理、固废分类收集点、焚烧炉等环保设施,察看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效果。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给企业自身施压。” 朱少正表示,周边群众对华峰的印象非常好,满意率达到100%。

    记者在华峰集团采访期间,正值一场别开生面的钓鱼比赛在华峰集团东山厂区的农场河举行。

   “氨纶公司废水收集和处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周围河水水质达到水产养殖类标准。”华峰集团氨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潘基础是此次钓鱼比赛的参与者之一,另有周边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十数人参与了比赛。

    比赛开始后,选手们都屡有斩获。二十分钟后,选手们和工作人员的惊叹声打破了现场的平静,来自公司周边社区的代表潘玉林钓到了重达1.9斤的草鱼。

   “在化工企业里的河道内都能钓到这么鲜活的大鱼,华峰的环保工作做的真不错!”潘玉林兴奋地说。

绿色效益

   “像蜜蜂一样,既为自己酿蜜,又为他人传播花粉。”尤小平以这一生动的比喻,来阐释对华峰的环保实践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华峰因环保受益,因为我们意识到解决环保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尤小平说。

   “多年倡导的环保发展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从节能减排实践中,低碳环保成了华峰的竞争优势。”朱少正向《浙商》记者列举了几个因为倡导环保而降低成本的例子。

    溶剂是氨纶生产工序中主要原材料之一,2008年时华峰使用的是溶剂DMF,但是这一款溶剂的特点是回收率低,对大气污染比较大。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华峰的技术人员。为此,他们进行技改改用DMAC溶剂,大大提高了回收率,对大气的污染大幅度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技改之前,生产一吨氨纶需要使用溶剂DMF70公斤左右,而改用DMAC溶剂之后,每吨所需溶剂下降近50%,在更加环保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污水处理项目也让华峰尝到了甜头。

    2010年,华峰集团东山厂区每天所需工业用水680吨左右,之前需要时向当地自来水公司购买,每吨3.4元,加上每吨1.3元污水处理费用,每吨工业用水成本高达4.7元,华峰集团东山厂区工业用水的费用每年高达三百万多元。

   “我们后来花费400多万元上了中水深度处理回收项目,不仅减少了污水污染,还使得工业用水成本大幅度降低。”在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环保方面,华峰集团的环保措施也有意外的成本收获。

   “原先工人戴的是国产的防护口罩,废弃率相当高,而且防护性也不强,后来我们采用国外进口的防护口罩,采购成本虽然高出国产防护口罩两到三倍,但是长期来看,总体成本还下降了30%左右。”朱少正说。

    不仅如此,华峰集团近年来从生产工艺、设备、污染物排放等各方面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挖潜降耗。通过大面积推广使用变频电机,每年节约用电600多万千瓦时;通过蒸汽多级利用,节约锅炉燃料20%~30%,每年回用低温蒸汽凝结水8万吨以上;通过高速纺丝工艺研发,使纺丝效率在能耗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33%;通过锅炉改造,年节约标准煤2537吨。2010年,华峰氨纶公司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分别比国内同行先进的标准低58%和75.83%,全年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排放也远低于浙江省环保厅规定,节能减排已达到国际同行业行业先进水平(清洁生产一级标准)。

    这些在打造“绿色责任”的环保实践中所带来的“意外”之喜,令华峰集团确立了行业中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环保呼声

    在华峰集团采访的这几天里,尤小平正忙着一件事:为2012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收集议案和建议的素材。

   “今年准备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大概三到四份,倡导责任关怀是其中之一。”尤小平所说的“责任关怀”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把环境、安全、健康作为考核企业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言以蔽之,企业发展要注重环保,从节能减排做起。”在此之前,尤小平已经四次在人大会议发出在国内企业推广“责任关怀”的呼吁。

    他为什么对这一话题如此执着?这源于他在华峰的环保实践中的多年体会。

    打造“绿色责任”,华峰也遭遇诸多困惑。

   “不是指企业本身的困惑,华峰集团的环保实践,不会因为出现了一些困难而改变,我更担忧的是制造业企业的节能减排问题。”尤小平对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限电”措施加以点评:“这不是真正的节能减排,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尤小平对目前制造业企业的环保现状感到忧心:“在周围有很多企业都无视环保,无视节能减排”。尤小平还对环保测评机制有所建议。2009年3月4日,尤小平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建立我国工业分行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目前我国实行的节能减排区域考核体系,没有考虑到各行业差别,以及行业内节能减排好企业和差企业两极分化状况,势必造成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节能减排工作不平衡。”尤小平告诉记者,提倡节能减排,这是一件好事,但具体实施要具体分析。

    记者了解到,华峰集团所在的氨纶行业,原先的能耗标准已经比较低了,而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企业一律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降低20%,这确实很难。

    据了解,氨纶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的国际水平为0.5吨标煤/万元,而华峰氨纶已做到了0.35吨标煤/万元。由于其生产工艺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进一步节能的空间已经非常小。

   “以浙江省为例,2007年浙江省万元GDP能耗0.828吨标准煤,居全国第3位,已远低于全国“十一五”末即2010年0.98吨标准煤的目标值;1311家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前两年半累计降幅达到23%,发电煤耗达到每千瓦时312克,处全国领先地位;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降耗措施也已基本到位。”尤小平称,上述企业或行业今后几年节能减排再要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这种区域考核体系,没有考虑到各行业差别,以及行业内节能减排好企业和差企业两极分化状况,容易使一些节能降耗潜力大的行业及企业失去有效的约束。”

   “节能降耗最好能充分考虑行业和国际的标准,不搞一刀切。”为此,尤小平建议,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建立分行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更具有地区和行业可比性、合理性、科学性。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