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主力军 建功“十二五”

2011年集团“氨纶杯”创新创优创效竞赛战果大检阅

这是个激发员工创新创优热情的舞台,这是一个展示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这更是一次员工“创争”活动阶段性成果的光鲜亮相,对于很多员工来说,“三创”竞赛活动就像是一场“奥林匹克”盛会,在这里,大家互相切磋,同台竞技,你追我赶,致力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尽展智慧才能!

1月1日——9月1日,由华峰集团主办、氨纶公司协办的,以“争当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为主题的“氨纶杯”创新创优创效竞赛活动已画上句号。来自集团的8家单位、2000余名员工参加了46个创效项目竞赛,广大员工提交创新项目285项、创优项目740项,经过初审复审,最终16个创新项目、16个创优项目通过评审,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9月2日,“三创”活动评选出最佳组织奖1个、优秀组织奖1个以及最佳创新奖2名、最佳创优奖2名和优秀创新奖、优秀创优奖各4名等。

从以“小发明、小改革、小改造、小设计”为核心内容的“三创”竞赛活动中,我们体悟到创新无处不在,创优离我们并不遥远,创效就在你我身边。

创新无处不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员工则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有生力量。创新,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在这次“三创”竞赛活动中,却真正让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乐趣。

氨纶公司东山工厂在本次活动中,就收集到创新项目数十个,管理类、产品技术类等各类创优项目及有益建议数十条,极大激发了员工参与创新创优的热情。这些“创新创优”项目来自工厂各工段、车间班组。

镜头一:纺丝AB岗分岗

在氨纶公司东山工厂纺丝工段,一条生产线由一名操作工负责,工作内容包括落筒、贴纸管、生头、异常处理、称丝等。长期以来,由于纺丝工作量大,员工的离职率很高,而工作量大主要体现在落筒上。员工离职后,新招进来的员工必须重新学习生头等技能,经估算,一个新员工的培训成本至少要3万元以上。

针对这种现状,氨纶公司东山工厂厂长助理鲁险锋提出了“纺丝AB岗分岗”的新模式,从而降低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减轻了员工的工作量。经过仔细分析,氨纶公司东山工厂决定将纺丝操作工的工作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技术性的,如生头、异常处理、称丝等,另一类是体力劳动的,包括落筒、贴纸管。分类后,将纺丝操作工分成A、B岗两类,A岗主要是技能技术性的工作,B岗主要是体力劳动。一个A岗负责两条生产线,一个B岗负责两条生产线,人员编制仍和以前相同。由于B岗员工由于主要是体力劳动,工资待遇设定比A岗人员低600元,A岗员工的待遇仍和以前的操作工相同。与此同时,新招过来的B岗员工不需要学习生头,每个人至少可以减少3万元的培训成本。

据悉,经过两个工厂、企管部、质量技术部等部门评估,纺丝AB岗分岗已经在东山工厂纺丝D1、D2两个工段正式运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新工程要上马的时候,招聘了大量的新员工,这些新员工都作为B岗员工。现在D1和D2工段共有40名B岗员工,一次性减少了培训成本3万*40人=120万元,而B岗本身只学习落筒和生头,培训成本极低,另外还减少了人力成本600元*40人*12个月=28.8万元/每年,如果推广到全公司纺丝A,B,C车间,效益则为:一次性减少培训成本3万*100人=300万元,每年减少人力成本600元*100人*12个月=72万元/每年。另一方面,纺丝A岗的体力劳动工作量减少,员工离职率会降低,对生产的稳定、将来培训成本的减少都是大有好处的。A岗的工作量也适当延伸,巡检深度也加大了,部分分担班长的工作内容。新工程上马后,都可以调老员工过去支持新工程,且对纺丝正常生产的影响很小,不像以前影响那么大。B岗推动实施计件工资,提高工作效率。

镜头二:包装工具的改善

新材料公司原液仓库小桶(A料18公斤/桶,B料20公斤/桶)包装时,需要用手提起桶上的拉环将物料放进包装箱内。每年发货高峰期,包装工每人每天需包装2000多桶,由于桶装物料的拉环较细,包装工4个手指的中节全是磨的老茧,而且做包装时间久的员工,手指大多有些变形。

面对这种情况,从事包装工作6年多的杨志辉,经过不断摸索,加上经验总结,杨志辉发明了一个小的包装工具——提钩。自己试用2个月后,发现手指上的老茧多数都已退去,而且因受力面积增加感觉比用前省力。

杨志辉发明的这个工具虽简单,效果却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使用后可避免手指直接与铁桶拉环接触,在不降低包装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能有效保障手指安全;第二,原液小桶铁皮较薄、容易变形,使用提钩后手不直接接触铁桶,对养成员工移动物料时轻拿轻放的习惯有极大帮助;第三,这个包装小工具的发明和试用,在部门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带动了其他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从杨志辉的“小发明”里,我们看到了“大智慧”,做出了“大效果”。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只要我们立足岗位,肯动脑,勤思考,善动手,创新就在你我身边,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就是这么简单。

创优离我们不遥远

从一个新思想、新概念,一项小发明、小创造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是本次“三创”竞赛活动的另一大收获。

镜头三:纺丝下甬道滤网改造安装

氨纶公司莘塍工厂纺丝下甬道滤网未改装之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一至三期下甬道使用年限已有10年之久左右,大部分甬道滤网螺栓孔位出不程度损坏与堵塞,8个系列多数位号安装滤网时只有安装5至8个螺栓,且孔位安装不均匀。根据目前一个位的滤网更换操作时间在40到60分钟不等。个别位号出现螺丝卡死现象处理时间需要至少1小时以上。第二,拆装过程中因甬道温度较高流汗造成的操作疲劳,操作工因操作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工具或滤网架掉落情况,导致下方导丝罗拉、上油罗拉及假捻器与卷绕等设备的损伤,其配件基本都是进口,价格贵,损坏设备配件目前国内比较难修复。

第三,内部空间狭小仅供一人容纳,温度高,甬道内US气味严重,对人体呼吸道损伤较大。

为了改变此现状,莘塍工厂机修工段的操作工黄柏辉提出了自己的改造建议方案:首先,根据滤网架原孔位,用丝攻修复8个均等螺纹孔。其次,在各攻好的螺孔中装上M6*30不锈钢紧定螺栓,用M6不锈钢螺母将螺栓内端面固定,防止螺栓松动。最后,在依次放上孔板、垫片与滤网后,再用蝶型螺母拧紧固定。

经过改装,更换下甬道滤网,在减少员工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原先更换下甬道滤网所花费的操作时间至少需要40到60分钟不等,但现在采用改造方案过后操作时间缩短至10到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与此同时,我们在更换的时候不用带任何工具只带滤网即可更换,老的拆卸过程则需要工具,两则相比好处显而易见,也避免了因工具掉落砸伤设备而造成无法修复的情况。操作时间的缩短给我们机修操作员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保障了员工健康。

镜头四:中间体升温各阶段回流液直排节能降耗

在新材料公司鞋底原液车间为了解决中间体新车间开工后,回流液蒸水塔产能不足的问题,专门成立了由车间副主任王碧、原液车间A3班班长陈裕洪组成的课题攻关小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提出了中间体升温各阶段回流液直排的节能降耗建议。

在此建议提出之前,经过攻关小组估算每天可能会有60到70吨回流液无法经过蒸水塔后再进行排放。为了解决此项难题,A3班和QC小组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对常规17个品种,152釜料的760个样做了取样分析。找到了CMA—254等九个阶段COD小于2万的中间体品种,并做了直排实验。通过污水站运作,完全达到了规定的排放标准。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蒸水塔产能不足的问题,同时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预计未来每天将有65吨回流液会经过直排。

据了解,本建议的实施,按照每吨蒸水塔处理费50元,每年处理330天计算,预计将会给公司带来年均直接经济效益107万元左右。

上述例子只是本次“三创”竞赛活动众多创新创优项目全景描述的一小部分“镜头”。面对“三创”活动的检阅,获得了最佳创新奖和最佳创优奖的新材料公司鞋底原液车间课题攻关小组成员异常的兴奋。原液车间副主任王碧说“这个荣誉是公司营造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的结果,是我们车间历年高度重视创新工作的结果,是车间每一位员工热情参与的结果。我们的车间不会满足已有的成绩,今后会继续发扬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以一流的状态,一流的业绩,为实现华峰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创新无极限,智慧无穷尽。通过“三创”竞赛活动的检阅,只要每一位员工的创新之光照进岗位现实。作为企业主力军的职工,必将为公司的“十二五”建设添砖加瓦。

创效就在你我身边

“我积极参与这次操作技能竞赛,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们也许会因为追求速度而对操作的规范有所模糊,而这次比赛让我们重新正视我们操作的规范性,让我们更加严谨地对待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巩固并完善我们的操作技能。”这是本次电工岗位练兵与技能比武的一位员工在获得“岗位能手”时的感言。对于很多参赛员工来说,“学技术练硬功,争当首席岗位工;钻业务比技能,勇夺比武第一名”是他们参与创效竞赛的目标。

在本次创效竞赛活动中,近2000名员工除参加集团层面举办的叉车、消防、电工、厨艺等四项共性比武外,还在42项个性项目中“以武会友”,开展岗位技能的学习与展绝技、献绝活的交流。最后,46名参赛选手荣获集团“岗位能手”称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获奖的岗位能手,有很多是在这些岗位上默默工作了3年、5年、8年的老员工。他们爱岗敬业、踏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练就了一身不平凡的技能。新材料公司的张传超在电工比武项目中蝉联第一名,8年多的岗位锻炼,让他成为了一名熟练掌握电工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员工。杜正平曾连续参加了两届的技能大比武活动,谈到参赛的动力,杜正平说:“公司给我们提供的展示自我平台,营造的良好工作氛围以及不断改善的工作环境都是我参加比赛的动力源泉!”相比之下,氨纶公司莘塍工厂机修工段的岗位能手黄琪算是一名新秀。进公司才3个多月的他,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帮带等多种方式,极大提升了专业素养,并在这次“三创”活动中脱颖而出。

自2010年首次举办员工岗位练兵与技能大比武活动以来,集团的经济技术性活动经过逐渐丰富、完善和发展,今年已发展成为“创新、创优、创效”三大内容为主的经济技术性活动。集团总裁、“三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林建一在评审会上说,“这是个激发员工创造热情的舞台,这是个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开辟‘绿色通道’的盛会,这更是一个有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载体”。谁拥有强劲的自主创新能力,谁拥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谁就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和希望,通过“三创”活动的检阅,华峰信心十足!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