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三十年 : 探秘高质量发展样本,解读成长“加速度”



今年是华峰集团成立三十周年。

 

作为温州民营经济的一面旗帜,在过去三十年中,华峰集团见证并引领了温州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高速成长,走出了一条“新温州模式”特有的发展之路。

 

她是温州民营经济走向资本市场的“破冰者”:以华峰氨纶(现更名为华峰化学)率先登陆深交所开启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相继推动华峰超纤、华峰铝业分别挂牌创业板与上交所,如今已是温州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一家企业集团。

 

她是温州实体经济领域的开拓者,近乎以一己之力将化工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温州的优势产业,是温州鞋革、箱包、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崛起的幕后功勋。以聚氨酯原液为起点,如今华峰集团已孵化培育出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十大系列产品,坐拥两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三个单项冠军产品和一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从不到50人、年产值不足500万元的小作坊,到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龙头,今天已跻身中国500强企业的华峰集团,已在全国布局兴建起总厂房面积近万亩产业基地,拥有近15000名员工,旗下A股上市公司3家,高新企业13家。

 

她不仅是温州民营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标杆企业之一,更是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三十年来,从昔日的“小舢板”企业,到今天的专业领域的“航母型”企业集团,华峰集团的发展让人惊叹。今年上半年,立足于新的发展节点,这家“老牌温企”展现出了更为奋进的姿态:1-6月份,全集团实现营收入同比增长97.28%、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400.62%。

 

她旗下的华峰化学以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9.01%刷新温州上市企业中报净利润纪录,是所有温商上市企业中的盈利冠军。

 

刚刚上市满一年的华峰铝业,营收增长82.72%,净利润增长177.13%,市值增长了一倍多。

 

作为超纤革行业龙头的华峰超纤,也快速扭转疫情的影响,交出了营收同比增加81.4%,净利润同比增加143.04%的完美答卷。

 

以产业巨头的体量,跑出创业期企业的成长“加速度”,华峰令人震惊的发展新动力来自何处?



    聚焦主业,优化结构

    “冠军”级项目集群式涌现



“行业龙头、产业巨头”这是人们给予正向着“千亿营收、百亿利润”目标进发的华峰集团的专有标签。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这家已经在全球新材料领域闯下赫赫声名的行业巨头,三十年来,始终是一家“专、精、特、新”型企业。

 


产业转型、产品升级、聚焦主业,是华峰集团三十年不变的发展主旋律。

 

1994年,他们以打破国外垄断为目标,以聚氨酯原液为起点切入聚氨酯制品行业,沿着聚氨酯制品产业链的上下游,不断深耕主业,延链强链,每一步,都体现着精耕细作、厚积薄发。

 

1997,他们斥巨资上马聚氨酯革用树脂生产线,如今这款产品已经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该领域的13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华峰主导制定。

 

1999年,他们投资了首个聚氨酯弹性纤维(即氨纶)项目,这个项目成就了后来温州人最为熟悉、本土民企首家国内IPO上市企业“华峰氨纶”,从无到有,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氨纶制造企业由此而生。

 

新世纪初期,他们布局超纤革(皮)领域,华峰超纤应运而生,如今这家企业不仅是A股上市公司,更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超纤革行业龙头,主导/参与5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2008年,他们成立华峰铝业公司,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实现了该公司铝热传输材料的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均位于国内首位的壮举,今天的华峰铝业,作为国内汽车热传输材料领域龙头在A股市场备受资本青睐。

 

2010年,他们将触角延伸到聚氨酯领域的上游,投建己二酸项目,此举再度拿下一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如今承载该项目的重庆华峰化工已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

 

……

 

从最初只拥有聚氨酯原液一项优势产品,到今天其十大系列主营产品中,有5个品类在产能与市场占有率上位居全球第一,4个品类位居国内第一,1个品类位居国内第二……从一家专精特新企业起步,今天的华峰集团,已经蜕变成为了搭载众多细分领域龙头,专精特新企业云集的“航母型”专业化集团。

 

产业的崛起,深刻改变着行业的生态。在华峰氨纶的大规模投产之前,进口氨纶售价高达每吨20多万元;而随着“千禧”氨纶的不断占领市场,如今的氨纶价格已大幅下降;在以往,如鞋革、家居等“用皮大户”企业在宣传产品时,“头层牛皮”是不二的宣传口号,但随着华峰超纤高端仿真革产品的不断推广运用,这个名词出现的概率已经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绿色与环保……

 

产业同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重庆市涪陵区的白涛镇,随着现代化的华峰重庆基地在连绵的青山间横空出世,昔日的“山窝村落”也同步进化成为公园、广场、绿道、高层住宅、酒店商业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小城镇,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寻找机会,山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在江苏启东市,随着江苏华峰超纤全球最大的超纤生产基地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推进,当地人有了“江海明珠”不羡“东方明珠”的底气;在瑞安滨海新区、在洞头的状元岙,随着华峰集团一个个百亿级项目启动、投建,产业与城市的共生共融故事还在不断书写。



    专注研发,创新驱动

    既是关键技术攻坚者,也是行业领跑者



华峰的超常规“跑速”,来自于对主业的高度聚焦,来自于优化产业布局,更来自于其不断加大研发、技改投入视为企业成长增强体质的营养。在华峰集团管理层间,有句话颇为流行:“降本增效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寂寞长跑。”而科技创新就是降本增效最大的利器之一。

 

你知道近三十年来,氨纶纺丝车间的生产技术迭代了多少次吗?这个问题,可能连业内最有发言权的华峰化学的专业人员都难以回答,因为生产技术每年甚至于每个季度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氨纶行业,以纺丝的速度越快,能耗越低;以卷绕机头数越多,能耗越低。从最早的4头、8头卷绕机开始,华峰的纺丝车间设备已经更新到了80头、120头;而纺速则在近些年的技改中,由每分钟1000米提升到了每分钟1100米。

 

不断变换面貌的纺丝车间,就是华峰集团三十年如一日专注自主研发的一个缩影。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说:“做产品的企业很多,做研发的企业也不少,但很多企业只愿意做仿照、跟随,一部分企业做技术集成,而我们一直在做的是自主研发。这条路可能会走的稍微曲折一点,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基础会打牢,以后才会得到更多市场认可和客户尊重。”

 

为了更加高效地推进自主研发,华峰集团一直保证着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制造业销售收入的3.5%。其技术研发场地面积投入已达4.45万平米,科研固定资产原值达5.2亿元,并建立起了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一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两个省级研究院、7个研发分中心。

 

仅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超48亿元用于科技研发,攻克了18项“卡脖子”技术,40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让华峰旗下企业创新动力喷涌,对于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开发保持着永不满足的诉求。

 

在氨纶领域,华峰化学早早就奠定了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但他们引领行业的创新举措从不曾减缓:他们用3年时间研发出的有色氨纶及抗菌、易染、吸湿排汗等氨纶新产品,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如已产业化的黑氨纶,目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一。




己二腈、己二胺、可降解塑料对于华峰集团来说属于新的领域,即便如此,短短几年潜心研发,华峰就在这个领域积累起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家授权专利达10余项。不仅攻克了己二腈、己二胺这块国内行业的“心腹之患”,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还研发并产业化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助力“白色污染”治理与“双碳”目标实施。

 

3D打印鞋材、生物基环保鞋垫,水性、高固、无溶剂树脂,吸湿排汗氨纶,水性、TS超纤,生物可降解塑料,无钎剂、预埋钎剂、覆膜电池壳铝材……这是近年来华峰系企业推向市场的一大批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国外垄断的高端化、差异化、环保型新产品,每一款新品的推出,都是体现在华峰系企业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的雄心壮志。

 

早在2011年9月,华峰集团便在上海专门设立了华峰研究院,并聘请浙江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唐劲松博士出任院长,以大量具备海归背景和丰富专业经验的学术带头人为主要骨干,由中科院资深专家、高校研究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瞄准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针对性地进行攻坚。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华峰在很多领域都已经从追随行业龙头,转变成了并肩探索甚至于领跑行业发展之路,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行业的最前端‘无人区’不断探索新路,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唐劲松告诉记者。

 

据悉,总投资30亿元的华峰研发总部项目,年内将在上海闵行区南虹桥医学园区内正式开工。该项目的建设是华峰构筑科创新高地、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再布局,将助力华峰在所涉的更多细分领域,承担行业科技赛道“作战”的重任,抢占技术“制高点”,进而形成更多的“单项冠军”。

 

对于华峰来说,替代进口渐渐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而随着创新平台的壮大提质及各大重点研发项目进度的推进,开启独一无二、专属于华峰的新材料领域将会越来越频繁。



    责任关怀,绿色引领

    共建“生态链”与“共富链”



从家庭作坊到世界级行业龙头、中国500强企业,与华峰集团共同滋长的还有她所承载的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小平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很多时候,利润可以被视为是企业的第一目标,但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社会责任置于利润之上,只有摆正这种关系,企业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峰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呢?2003年的时候,在建立华峰文化体系之时,尤小平明确提出了“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他把与社会、客户、员工的共生共融理念视为企业是否持续稳健发展的“圭臬”。后来,他又引入“责任关怀”这一理念,并对华峰的核心发展理念进行更为具体的阐述:企业的社会责任甚至于经营责任,应该涵盖社区认知准则、应急响应准则、储运安全准则、污染预防准则、工艺安全准则、员工健康安全准则以及产品安全监管准则等七大方面实践准则。

 

2008年3月,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首次参加全国“两会”的尤小平,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企业界倡导推广“责任关怀”的建议》。在其十年代表履职中,为倡导“责任关怀”鼓与呼成为了他不变的一个主题。

 

作为我国首批自愿承诺实施责任关怀的民营企业之一,早在2006年起,华峰集团就从点到面导入责任关怀理念与准则,不仅将责任关怀理念、准则逐级分解落实到集团各公司及全员行动上,同时积极参与推行“1+3”项目,把企业践行责任关怀的做法经验,通过“联帮带”“滚雪球”形式,传递给利益相关方。

 

与环境共生发展,华峰集团郑重地提出“三不”承诺:凡是环境保护需要的投资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带来的效益一分不要。近三年来,其在购置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上的投入就已累计达到15亿元。




2021年,我国首次将“双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在华峰集团,对于“双碳目标”的践行,早在多年前就已启动了。

 

“污染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他们不仅要实现节能减排,更要以先进的技术与产业延伸,将清洁生产从末端治理上升到制造过程中的资源化利用,打造出一个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相结合的全过程控制新模式。废气循环供热、废液回纺生产、中水循环回收利用……以华峰东山工业园区为例,通过新系统的打造,该厂区已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固废利用率也达到99%,能资消耗水平更是已居行业国际领先水平。“美丽化工”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环境之美”又被赋予了智能化时代所特有“循环与高效之美”。

 

与员工共同成长,华峰集团提出“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成果惠及员工。”近些年来,华峰旗下企业在资本市场花开不断,公司“造富”能力在温州乃至全国制造业都堪称首屈一指。但如何才能真正地把企业的发展成果分享给更多一线的普通员工?

 

2020年,华峰集团制定了《八级技工管理办法》,推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在这项制度中,华峰集团重建分配机制,形成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三大晋升通道,让一线工人通过专业技术的提升,最高可拿到100万元的年薪,让产业工人也可享受高管级别的待遇。

 

今天的华峰,一线工人,也有着广大的前途。他们共享7000多套住房,平均每两名员工就有一套宿舍;拥有19个职工文化俱乐部,每年提供400多场文娱活动;更重要的是,从普通的机修工到车间的操作员,每个人都有着足以奋斗终生的职业前景规划。“不让任何一个员工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尤小平所描述的“华峰梦”之一正在走进现实。